大陸生活浪費 隨處可見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3月22日訊】(中央社台北22日電)中國大陸不斷攀升的物價,使城市居民生活成本遽升,然而生活中的浪費現象相當嚴重;從不隨手關燈、關水的「小浪費」到婚喪嫁娶中的大擺酒宴,再到各種商品的豪華包裝,處處可見。

中國青年報最近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搜狐新聞中心,對2707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4.3%的人感覺浪費現象普遍,其中47.5%的人表示「非常普遍」。在哪方面浪費最嚴重?92.6%的人首選「公款吃喝」

武漢市某餐廳老闆吳敏經營的餐廳雖然規模不大,但每天都會「倒掉」上千元。她算了一筆賬:餐廳每天接待大約300人,人均消費50元左右,起碼有一半人不會打包剩菜飯,而平均每人的剩菜飯會佔個人消費的1/5,一天下來僅扔掉的剩飯菜就價值1500元,一個月4萬5,000元,一年就是54萬元。餐廳準備了 3個大桶裝倒掉的剩菜飯,經常不到半天就裝滿了。

她說,「前幾天,一個剛來的服務員不太懂規矩。客人結賬時,她看到桌上10來道菜都沒怎麼動過,就多嘴了一句『是否需要打包』。做東的客人覺得特沒面子,把她罵了一頓。」

吳敏表示,一般親友來吃飯打包的情況比較多,浪費情況比較嚴重的是婚宴和商務宴請。

吳敏的餐廳接待過各種名目的紀念會、公司年會等,每逢大會,餐廳最暢銷的就是高端白酒,開了一瓶又一瓶。有些會議前每人分發的礦泉水,很多都是只喝過一兩口,就扔在地上了。

社會上哪些方面的浪費比較嚴重?調查中,公眾評出的前三名分別是:公款吃喝 (92.6%)、公務車濫用(83. 1%)和城市道路反覆修築 (76.2%)。

節約網創始人、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經濟所研究員李曉群指出,當前社會各個領域的浪費現象都十分驚人,從普通民眾的奢靡型浪費,到部分地方政府的形式主義浪費和決策型浪費,已嚴重影響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李曉群說,不少城市的建築壽命只有30年,就是一種極大的決策型浪費。現在全國的600多個城市中,竟有183個城市提出要建「國際化大都市」,「又不知道有多少房屋要被拆,有多少資源要被浪費了。」

他說,評價一個人時,如果說他浪費多,他很可能若無其事,泰然處之。甚至有人標榜浪費可以讓自己顯得有氣派、大方、不小家子氣等,不以為恥,反引以為榮,是中國社會必須要警惕的問題。

調查中,69.3%的人認為,如今浪費成了一種「面子消費」。對於當前浪費現象普遍的原因,79.4%的人認為源於「炫耀消費成風」,59.6%的人認為原因是「對浪費的道德批判太弱」,37.1%的人覺得「太節約沒面子」。不久前,安徽合肥市某國企職員鄭曉染參加了表哥的婚禮。婚宴後,她奶奶發現,多數酒桌上的雞湯幾乎沒動過,於是開始打包。沒想到,表哥極力阻止奶奶打包,「他說,『當著那麼多人,不是讓我們做兒孫的沒面子嗎?這會讓大家覺得我們對你不好』。」

鄭曉染說,雖然奶奶最終放棄了打包,但這件事讓她十分不解:「為什麼現在節約反而成了一件丟臉的事?」

相關新聞
澳洲人浪費令人瞠目
公屋公司浪費醜聞 七名董事會成員辭職
浪費醜聞波及多倫多前公屋公司執行官
《慶餘年2》爆紅 張若昀唐藝昕愛情秘辛曝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