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王健專覽 廢用症侯群

馬偕醫院心臟外科名醫李君儀醫師,對開過心臟手術後期待復元的病人,建議每週至少走路3天,每次30分鐘;如果做體操最好做到微量出汗為止,還附帶叮嚀少去公共場所,以免因體能不佳、免疫力降低而遭受細菌感染,尤其對我這年近70歲的人更是苦口婆心,每次複診時都會提起。

這種因不運動而造成體能下降的情況,在這次日本地震、海嘯及輻射的重大災變中就浮現出來,銀髮族們在冰冷的避難所裡紛紛病倒甚至死亡。

根據東北醫院的報告,由於這些年邁老人離鄉背井來到生疏之地,加上生活條件極差,首先表現出來的現象是心理上的創傷,呈現憂鬱反應,整天席地而坐鮮少走動,遑論運動。

而災變3週後總避難人口18萬人當中,近20%的老人都出現了所謂的「廢用症侯」,意即經診斷各種器官的機能有效指數逐漸減退,嚴重者甚至器官衰竭,這是一種惡性循環的病症,一個人因體能下降就不思運動,不運動則體能繼續下降,導致免疫力同時下降互為因果。

有人說腳是人的第二個心臟,腳能保持勇健,才能帶動全身運作。NHK每天3次每次15分鐘,鼓勵全民要運動,動了才能呈現活力、促進血液流通、保持頭腦清醒,從小學生、公務員到老弱皆不例外,所以日本國民受惠於國家傳播機構,維持世界第一長壽之國美譽。

一年前在日本中越地區發生大地震加上雪崩,當時被收容的眾多災民在避難所過生活,至今將近一年有餘,醫學報告裡提到,災民最多患有靜脈曲張,心肺功能下降,三成多的老人有呼吸困難的現象,和這次東北避難所的諸種現象如出一轍。

老人之所以老,皆因器官老化,修復功能減低所致,若不及時設法彌補保健,往往終致不堪使用衰竭而亡,所謂「用進廢退」是我們養生最佳的保障!銀髮們大家動起來吧!◇

(本文作者為台灣銀髮族總會快樂委員會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