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中回憶》 讀後

雖然說這本書的出版本身就相當的有可看性,而此作品也確實獲得不少佳評,在創作手法及情節的安排設計上,也挑不出什麼毛病,但我卻在心底浮現這樣的念頭:作者為何寫此書?想傳達什麼?

我個人認為這書甚有學術、思考上的功效性,而非僅僅是暢銷的一般大眾娛樂書。至少這作品讓我不停地動腦筋思考為什麼,也不枉費我耗了甚長的時間細讀。

本書的劇情線嚴格說來並不複雜,但因文本中的時間線歷時近一個世紀,除了敘述一個莊園、家族的繁華與沒落,更可說是文本中講述者本人的半自傳回憶錄。比起真正的自傳、回憶錄,《霧中回憶》更有趣,也易讀許多。

《霧中回憶》講述的是一段英國貴族的繁華與衰敗,一個由封建古老思想的世代,轉進爭取個人自由、民族與平等的新時代,這當中也牽扯到戰爭,更不能免俗地連結了情愛問題。

講述這段過往的葛瑞絲身分很多元,她不只是個觀察者,無聲地看著莊園主子們間的各種事蹟,她更有一個特殊的身分──莊園主人的私生女,因此得到所服侍的小姐漢娜的另一種無法察覺的親切,但因葛瑞絲母親的身分亦是女僕,而無法廝守,只能獨自遠離養育葛瑞絲。

最後葛瑞絲徹底離開為人奴僕的生涯,勤勉勵學地成了一名考古學者,成功地由一名在下位者的女僕,轉變成擁有博士學位的考古研究學者。

我覺得情節緊密卻不緊湊,因為時常會被葛瑞絲的「當年人、事、地」的回憶給中斷,更因為她的敘述是在現在與過往的兩個時空中來往交錯,偶爾稍不留意,還不曉得她現在到底是女僕時的葛瑞絲還是老奶奶的葛瑞絲了。但或許這就是作者的用意?

不經意間想起,自己時常被人說我畫錯重點,所以我想會不會我又被所謂的深度給套住了思路?念頭一轉,果然在這那些無法整理成單一理念的思緒中,發現一項被我遺漏的要素。

總之,我覺得《霧中回憶》是一本經過大量研讀、研究此類型文本的學者所創作的文本,僅是一個向喜愛創作者表達敬意的作品,因為在故事背後,我無法接受到更深一層的意義,作者究竟是講時代的變遷造成一對戀人的不幸?還是一個女僕的回憶錄?抑或要探討早期貴族封建的價值觀對後世的影響?

但或許,單純地向喜愛創作者表達敬意,何嘗不也是種創作宗旨?無論如何,這是我目前的看法,或許日後再回頭重讀,我又會有不同的看法。但對此書的書寫技法與細節的連貫,我給予高度的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