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漏失敗 東電改B計劃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4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捷瑄綜合編譯)在混凝土灌漿失敗後,東京電力公司4月3日再嘗試以廢料、報紙、化學聚合物等混合物質填補前1天發現的儲存槽裂縫。

上週福島核電廠外海測得的輻射物質濃度不斷升高,31日碘131濃度達到法定限值的4,385倍。東電2日終於在2號反應爐取水口附近,發現混凝土維修槽牆內一道長20公分左右的裂縫。工作人員隨即希望灌漿封住裂縫,但因裂縫出水不斷,漿體無法凝固而告失敗。

東電3日表示正在嘗試新的水凝膠聚合物,其體積能在接著時膨脹幾千倍,東電希望這個方法能順利奏效。

但這可能不是唯一漏洞,原子能安全保安院發言人說:「可能這範圍內仍有其他類似的裂縫,我們必須在盡快將它們全部找出來。」

「非常挑戰」

封堵漏洞只是大問題中小問題,東電還必須找出輻射物質的根本來源。該混凝土槽儲存著冷卻反應爐的水,偵測到的輻射量為每小時 1,000毫西弗(mSv),相當於工業化國家居民平均1年吸收量的330倍,正常情況下冷卻水的輻射濃度不應該這麼高,表示反應爐也有裂縫。

人體在短時間內接觸500毫西弗輻射已足以增加患癌風險,而一次胸部X光照射所受輻射量為50微西弗(μSv,1毫希的千分之一)。

CNN訪問華盛頓智庫卡內基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的物理學家阿克頓(James Acton)。他曾經在2007年一次規模6.8的地震後,逐一檢查福島電廠的反應爐。他說這是個「非常挑戰」,工作人員必須危險的輻射環境下,檢查一組錯綜複雜的管道。

日本首相菅直人的輔佐官細野豪志3日在電視上指出,要阻止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1核電廠的輻射外洩,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此前必須完成冷卻反應爐,使其安定的工作。

此外,東電原本以油輪運走1至3號反應爐內1.3萬噸輻射積水的計劃,因為核電廠港口水深只有6米,無法停泊油輪而作罷,改用靜岡市借來的大型鋼製浮台儲存,這個原本用在釣魚公園的人工浮島長136米、寬46米、高3米,估計可存放1萬噸水。

鄰近地區輻射量漸減

各地量測的輻射量傳來好消息,日本東北和關東地區2日下午5時至3日上午9時觀測到的最大輻射量正持續減少。雖然茨城縣和東京等地的輻射量仍超出震前正常值,但已經趨於降低;群馬縣則接近正常值。

共同社報導,文部科學省統計,茨城1、2日的輻射量從每小時0.187微西弗降到0.180微西弗;東京降到每小時0.094微西弗。群馬則降到0.050微西弗,接近地震前的最高正常值0.045微西弗。福島縣的調查顯示,福島市2日晚8點的輻射量為2.67微西弗。

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3日宣布,證據顯示福島第1核廠周邊946名0至15歲兒童沒有吸入過多提高致癌機率輻射物質。

福島和新潟地區週末生產的蔬菜,碘與銫的濃度降到法定標準之下,但當局暫時不會取消部分輻射超標農產的銷售禁令。

相關新聞
俄專家:福島遠比車諾比嚴重
福島核反應堆現裂縫 灌漿失敗難堵滲漏
日本「福島50死士」:其實我們一直感到恐懼
福島蔬果檢驗結果 安全無超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