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新聞

反思核電安全 林俊義倡非核家園

【大紀元2011年05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淨明紐約報導)5月25日晚,紐約台灣會館邀請前行政院環保署署長林俊義教授在該館公開演講,以「從福島第一核電廠與車諾堡的浩劫,我學到甚麼﹖」 為題,使用大量的幻燈圖片,詳細講述前蘇聯的車諾堡核輻射洩漏與最近發生在日本的福島第一核電廠核電事故給人類造成的極大危害。圖片中山河變色、草木凋零、遺屍遍地,情形極為悲慘。

在兩個多小時的講座中,林俊義教授細述了核能發電技術的潛在危險以及核電安全的不確定性,最後他提出「非核家園」的理念。20多名居住在紐約的各界人士出席了這場講座,在講演結束之後,許多聽眾踴躍的向林俊義教授提問,現場互動非常熱烈。

林俊義教授畢業於台大外文系,1975年獲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生態學博士學位。1975至2000年任教於台灣東海大學生物系,此後歷任台北市環保局長、行政院環保署長、駐西非甘比亞共和國大使、駐英國代表及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主委等職,著有「台灣蜥蜴誌」,「台灣蝌蚪」、「科技文明的反省」,林俊義文集五冊 (「打破科學中立的神話」、「反核是為了反獨裁」、「自然的紅燈」、「台灣公害何時了?」、「搶救地球的五十簡則」等書籍。林教授反複強調台灣目前的各種發電廠的發電量是電力需求量的128%,而核電廠的發電量只佔總發電量的18%。這個事實說明,即使不建設任何核電廠,台灣也不會發生用電危機,核電廠屢建不止的原因都是電力公司和一些政府機構的政客們出於經濟利益的考量。

由於現在的核電技術無法徹底避免嚴重熔爐、冷卻系統出錯、核輻射外洩等事件,因此每一座核電廠的存在都會對人類的生命構成極大的威脅,這是各種核能政策無法解決的難題。對於如何避免這些潛在危險,林教授特別指出一個國家的民主化是非常關鍵的要素,因為只有民主國家才有制衡政客們為了經濟利益而罔顧人民生命財產的機制,但是決策人物往往被眼前的經濟利益所迷惑。

在回答聽眾提問時,一位來自大陸的年輕人以國語向林教授提問關於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共的核武器爆炸以及廣東大亞灣核電站的安全問題,林教授回答,獨裁國家的核電安全完全沒有保障。

出席講座的吳女士在聽完講座之後說,她有三個妹妹居住在日本。福島核電廠發生嚴重輻射外洩之後,她非常憂慮親人的安全。以前總是聽到一些政府官員的虛偽保證,所以一直認為核能發電技術是安全和萬無一失的。但是今天聽了林教授的講座之後,她徹底改變了原來的觀念。來自台灣的吳先生說,這個講座讓他有了一個很重要的反思,那就是核能發電技術的經濟利益之後隱藏著巨大的安全隱患。台灣會館在講座結束之後向林俊義教授頒發了獎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