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聞

美國房價低 自住進場佳 投資不宜

【大紀元2011年06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朱孝貞台北報導)美國目前房價是2008年以來的最低點,台灣奢侈稅6月1日上路後,部分游資開始另尋標的,準備到美國置產。自住需求的民眾可逢低買進,若是想做包租公包租婆投資收取房租,必須考慮目前美國的空屋率仍高。若是想短期進出,恐怕賺得價差還不夠付美國的各項稅金。

有孩子在美國留學或因工作外派到美國的民眾有自住需求,選擇現在進場美國房市也許是好時機,但若是想買來出租收房租,必須再三考慮美國驚人的空屋率是否影響投資報酬率。

美商ERA不動產總經理特助李恆宇指出,過去打來詢問如何到美國置產的電話,每月不過一、兩通,但現在每隔幾天就有民眾打電話到總部詢問相關事宜。

他強調,根據五月底公布的標準普爾CSI房價指數,美國房價還會繼續下跌,套句流行語,美國房價已經「仆街」。

他並舉例說,現在只要美金35萬(約台幣1,015萬),就可以在華人聚集的洛杉磯聖蓋博市中心(San Gabriel),買到3房2.5衛的獨棟房屋(建物70坪、土地35坪),但相同的房子在2007年高點時至少要價50萬美金(約台幣1,450萬)。

若在有小台北之稱的紐約市法拉盛買2房1衛的大套房,現在也只要美金32.5萬(約台幣950萬)。

李恆宇強調,台灣因為地狹人稠,很難想像有地區是空屋多於居民,不過美國面積太大,即使像洛杉磯西木區(Westwood)這種精華地段,都還有一整條街的店面招租的狀況。

如果拿台灣的狀況來想像美國的房地產市場,資金極可能慘遭套牢。此外,不管是自住或投資,都要小心美國「買屋容易賣屋難」。而且外國人在美國賣屋要繳的稅項目多如牛毛,不只要繳聯邦稅(Foreign Investment in Real Property Tax Act),每年要依市價繳納地產稅(property tax),若出售有獲利,還要再繳州所得稅。台灣民眾若是想短期進出,恐怕價差連稅金都不夠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