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農民上凱道倡修法 遏浮濫徵地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6日電)苗栗縣府為科技園區徵農地,去年6月發生拒徵地農民肉身抵擋怪手的大埔事件,之後合計有10多件徵地糾紛案,農民今再上凱道籲政府速修土徵條例,制止浮濫徵地。

捍衛農鄉聯盟與台灣農村陣線去年、今年二度發起7月16日夜宿凱道舉辦公民討論活動,17日凱道上晒稻穀與舉行祭拜五穀神農大帝活動,呼籲政府重視農地保存,速修土地徵收條例,解決浮濫徵地問題。

去年農民、學者及學生首度上凱道,與所累計的13件農地徵收糾紛有關,其中有12案的農民組成自救會,並合組了捍衛農鄉聯盟。

另台灣農村陣線則是由農民、學者、農村工作者、非政府組織、媒體工作者、學者、作家、法律專家、工程師、藝術家及學生等組成,從事推動強化台灣糧食自主權與環境永續。

上述13件農地徵收糾紛案的地點,包含苗栗竹南大埔、苗栗後龍灣寶、新竹竹北、新竹竹東(頭重里、二重里、三重里、柯湖里)、新竹芎林、台中后里、彰化二林、彰化田中、台北土城、台中烏日、台中大雅、貢寮區11個整體開發區,以及桃園(含中壢、平鎮、龜山及八德)等。

合計有6000多公頃農地,都是特定農業區的良田,並不乏連年獲獎稻米產區及過去貢米產地。

回顧民間團體提出土徵法修法主張與舉辦相關催生修法活動,即與前述13案徵地糾紛有關。捍衛農鄉聯盟與台灣農村陣線指出,相關案件爭議多時,而去年6月9日苗栗縣府在認定已跑完徵地程序後,即開怪手進抗爭徵地農民的田裡整地,農民哭喊、用肉身擋怪手的大埔事件於是發生。

捍衛農鄉聯盟與台灣農村陣線表示,行政院曾允諾「劃地還農,原地原屋保留」;但是一年過去了,要還的農地堆滿石礫,說可保留的房屋,內政部也決議要拆。

相關抗爭各地浮徵農地的事件,終於在處理結果有所落差下,去年7月16、17日引發農民上凱道。

捍衛農鄉聯盟與台灣農村陣線進一步說,之後去年11月12日,已當面向行政院提出民間版修法版本,當時行政院長吳敦義要求內政部參酌民間版意見,加速修法,也曾於去年得到內政部長江宜樺承諾今年5月會提出官方修法草案,但至今民間版已送立法院付委,卻不見官方提案。

捍衛農鄉聯盟與台灣農村陣線強調,對比先進國家,現行土地徵收條例的公共利益與程序正義要件不足,行政院一年來也未履約修法,仍用個案處理、並非採制度解決問題,認為可能是行政院沒意識到土徵條例已變成地方政府炒作地皮的工具,並涉及人民的生存權,才會沒具體裁示,因此二度上凱道呼籲修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