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濛對領隊拳腳相向 恐永別國家隊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7月29日訊】繼6月初的「麗江衝突事件」之後,正在青島封閉集訓的中國短道速滑隊近日再次曝出醜聞。24日晚,冬奧冠軍王濛和同樣來自黑龍江的隊友劉顯偉,因飲酒晚歸同領隊王春露和教練員發生了嚴重的「衝突」,隨後王濛因被玻璃割傷送醫院縫了數十針,現在已無大礙。由於此次事件的性質十分惡劣,王濛很有可能就此「永別國家隊」。

青島集訓 打教練事件

昨天,《長春晚報》報道稱,24日,距離「麗江事件」僅僅46天,國家短道速滑隊再次爆出「衝突」。

鑒於「麗江事件」,速滑隊規定運動員每晚10點必須歸寢。但24日晚11點左右,王濛、劉秋宏、劉顯偉、韓家良、周洋、梁文豪等隊員才回到寢室,且剛剛喝過酒,這一舉動被負責查寢的領隊王春露發現。

隨後,王春露針對這一違紀行為與隊長王濛進行談話,但談話過程並不愉快,雙方隨後發生口角。爭吵發生後,劉顯偉衝入房間直接對王春露揮拳相向,王濛隨後也加入「戰團」。最終在教練組成員的勸解下,才將當事雙方分開。

在描述事發現場時,內部消息人士說:「她們瘋狂地將領隊、教練打倒在地並拳腳相加,致使領隊、教練以及隊員們渾身多處淤青、傷痕纍纍,甚至拿刀出來要砍人,整個過程一直持續近兩個小時,令人十分震驚,行為十分惡劣!」直至王濛不慎將玻璃弄碎後割傷了雙手,之後到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東區縫了數十針。

然而,即便如此也並沒有令這位昔日的冬奧冠軍洩憤,次日凌晨,王濛再度發飆,在賓館各個房間內搜查、找人,踹門、踢電梯、砸電視機,甚至還讓隊內的20名小隊員在走廊進行罰站,從凌晨4點一直站到清晨7點。

冬運中心發道歉聲明

25日,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主任趙英剛和副主任蘭立火速趕到青島處理此事,並對全隊下達了「封口令」。

冬運中心目前發表了最新聲明,其中除了披露事件真相之外,還對公眾進行道歉。至於王濛,則表示自己將針對本次事件以及麗江事件專門召開新聞發佈會。

據瞭解,王濛在「麗江打架事件」發生後,便已萌生退意,在青島集訓期間,作為短道隊長、隊內年齡最大的隊員,王濛不但在訓練上偷懶、不按教練規定完成訓練任務,還多次違反隊規。從此次鬥毆事件來看,王濛的言行舉止大有「隊霸」的風範,而無論最終的結局為何,身處風口浪尖的王濛幾乎已經沒有了繼續留在國家隊內的可能。

回顧:麗江打架事件

2011年6月7日凌晨,王濛突然在個人微博爆料短道速滑隊在麗江遭遇暴力執法,多名運動員受傷住院。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真相慢慢浮出水面。短道速滑隊員喝酒在先,是挑起衝突的主要肇事方。尤其是王濛,在面對警方調查時強調「我是人大代表」(實際上是黑龍江省政協委員)、「世界冠軍要特權」,這些言行隨即在網絡上引起強烈反響。

在那次「打架事件」中,王濛成為眾多媒體攻擊的「靶子」,劉顯偉則是所有人當中受傷最嚴重的人。最後,該事件的處理方式遵循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則,以雙方各自承認都有錯誤而草草收場。

成績過人而自我膨脹

在2006年到2007年期間,王濛迎來了競技成績上的第一個高峰期,同時逐漸開始在公眾面前展現出自己的個性。

在2006年初舉行的都靈冬奧會上,王濛參加了女子500米短道速滑的比賽,以0.029秒的微弱優勢贏得金牌。在頒獎典禮上,王濛甚至沒等主持人喊到自己的名字,已經迫不及待地跳上了領獎台,並且極為興奮地高舉雙臂。正是這次在冬奧會上摘取金牌的經歷,令原先默默無聞的王濛頃刻間成為體育明星。

炮轟教練的水平低下

由於新上任的教練李琰在隊內推行全新的訓練方式,導致歷來我行我素的王濛對此表現出抵制情緒。2007年初,王濛在長春亞冬會的1,500米短道速滑決賽中僅僅獲得銅牌。賽後接受採訪時,她將責任推給了自己的教練李琰:「決賽前教練沒有安排任何戰術,只是對我說『你知道自己怎麼比吧』,所以比賽沒有任何戰術可言!沒有任何團體力量!所以國家隊不適合我!」

在「炮轟教練」事件被曝光之後,一度傳出了冬季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將王濛開除出國家隊的消息。但是在風頭過後,此事又出現了另外一種版本的解讀。根據冬運中心後來的說法,他們並沒有開除王濛,只是對其進行內部禁賽,不允許她參加2007年短道速滑世錦賽和世界團體錦標賽。在那之後,隨著王濛對於此前言行做出了道歉,冬運中心也就表現出網開一面的態度,很快就重新安排這位奧運冠軍代表國家隊參賽。

飛揚跋扈 大罵男隊員

2009年山東全運會短道速滑決賽階段在青島舉行。同樣是青島國信體育館,王濛在男隊比賽後對著某省隊的男隊員破口大罵,而這名當時也在國家集訓隊中的男隊員連還嘴都不敢,低著頭收拾好東西就匆匆離開了賽場。

(責任編輯:柳紫舒)

相關新聞
短道速滑女子五百公尺 王濛奪中國首金
王濛奪金 舉紅旗繞場連摔兩跟頭
冬奧會:王濛為中國隊拿到了的首枚金牌
王濛為中國隊贏得第一枚金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