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指考歷史「中間偏難」 圖表題組多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7月03日訊】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灣台北報導)指考第3天,第1科考歷史,時事題有台灣歷史上溯三國的爭論、花蓮縣長土地公冊封晉升城隍爺,今年也首度在考題裡出現簡體字,台北市高中歷史科輔導團認為,題目「中間偏難」,是近3年稍難的一次,有鑑別度,圖表題、題組題多。

誘答題多 考生不察易上當

中山女中歷史老師邱永春說,今年有些試題難在知識瑣碎,選項誘答;加上圖表、題組題也多,與去年指考相比,今年題組題增加為6題,圖表題則有5題,包括曲線圖、漫畫、統計表等。

輔導團表示,雖然題目中間偏難,必須細心作答,才能避免被誘答選項誤導,但因為不倒扣,分數不見得比較低。試考生也認為,命題者設計很多誘答的選項,整份試卷著重綜合分析的能力,如果只看單一句敘述,容易掉入誘答選項,必需仔細小心,要拿高分不易。

出現簡體字 考生:不影響判斷

師大附中李姓考生則說,非選擇題比較困難,像最後一題講到歐洲學者可共享文化和思想,形成知識的國度,但沒有給足夠的時空背景和關鍵字,內文又提到學者可用簡訊聯絡,因此作答時很容易就被誤導。

建中歷史老師莊德仁表示,簡體字在考題中較少出現,由於歷史經常要由原始資料中去判讀,且題目中也有「歡迎選購」的繁體字文字對照,應該有提供足夠資訊給考生,不難判讀。

歷史輔導團指出,試題取材在平穩中求新意,今年考題出現早期國共關係、中國的人口流動、二次戰後日本的經濟發展、世界體系下的台灣;加上現今世界歷史占有一定比例,1950年代以後的題目就占5分之1,可以想見未來歷史教學會具有更強烈的現世關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