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搶救十四張古厝 台監察院調查

【大紀元7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市31日電)捷運環狀線工程將徵收新店十四張農業區為捷運機廠與車站用地,但當地有古厝、家廟與老街,監察院已經派員調查新北市政府是否違反文化資產保存法。

環狀捷運機廠用地內有農村聚落、包含劉氏、陳氏、林氏古宅、劉氏家族宗祠等文化遺跡,還有具人文意義、見證漢人發展的歷史老街。劉氏家族今天表示,30日收到監察院回函,監察院已依據陳情,將派監察委員調查。

新北市文史學會表示,劉家熱心於地方宗教祭祀與教育事業,1890年由劉家發起創建至今的指南宮,後裔劉盛烈(台灣第一位理學博士)還擔任過兩任的指南宮董事長;且公館以南至新店地區,多是劉家捐地辦學。

新店十四張劉家古厝聚落群,是大新店地區發展的源頭。因捷運工程用地,面臨拆除命運的劉氏家廟,除見證清朝時期先民來台開墾定居的辛苦歷程,古厝更是政局更迭與家族興衰的歷史教材。

新北市文史學會表示,劉氏家廟「啟文堂」初建於1879年(清光緒5年),並設私塾,也就是現在新店大豐國小的前身。啟文堂使用大量彩繪、洗石子、磨石子、交趾陶、泥塑藝術等裝飾,這些都是重要文物。交趾陶製作品質高,且保存完整。

磨石子的銅線彎折與構圖、配色、暈染效果,和石材的選用,表現很好。不但構圖神態逼真,也仔細處理細節,並考慮到石料本身的顏色,表現出質感及層次。

啟文堂交趾陶的製作者,經台北三重剪花師傅陳世仁的鑑定,認為是出自他祖父陳天乞的手筆,交趾陶藝術可說是啟文堂最重要的文物。

另外,啟文堂正殿、過水廊、三川殿的樑枋彩繪,是由台灣北部頗有名氣的彩繪匠師許連成所繪。啟文堂的磨石子技法,也有高水準表現。

劉氏家族認為,這些具有古蹟價值的歷史建築,應該可以與交通建設並存,政府不應該無視文化資產保護法,執意將十四張保護區規劃為捷運機廠用地,於是向監察院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