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房市隱憂 台灣大選兩黨住宅政策交鋒

【大紀元2011年08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涔溪台灣台北報導)日前台政府推出奢侈稅打房,雖使房價略有修正,但不少頂級豪宅仍居高不下,專家認為,熱錢過多,台商、港陸資炒房,超有錢人越來越多,M型化房市確立,都會區中產階級買房依舊苦不堪言。國民黨和民進黨兩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和蔡英文團隊,在過去一周,雙方在住宅政策辯論交鋒,批評互見。

房價攀高 仍具隱憂

對6月1日上路的奢侈稅,衝擊仍有待觀察。根據台灣不動產交易中心第2季數據顯示,台北有3個行政區房價單季下修逾2%,是金融海嘯後2009年第一季以來,首次單季房價呈現向下修正局面。其中,中正區季減4.62%,來到每坪64.4萬元、大安區季減2.78%,來到每坪73.4萬元。

不過,儘管區域整體房價下滑,頂級豪宅房價卻一枝獨秀攀高。根據永慶豪宅事業部統計,7月台北市總價6000萬元以上頂級豪宅交易,交易量較6月成長14.3%,每坪成交價來到113.2萬元,連3月創新高。

信義房屋企研室經理蘇啟榮認為,2009年受金融海嘯影響,台灣連續調降利率,降低了購房者的融資成本,去年底,美國的QE2(第二次量化寬鬆)推出後,大量海外資金回流台灣,與台灣低利率相結合,對台灣房地產的上漲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知名地產學者莊孟翰指出,台灣政府在2009年將遺產及贈與稅由邊際稅率50%大幅調降至單一稅率10%,再加上台商在大陸投資機會減少或失敗,部分資金匯回台灣,但是缺乏投資標的,資金流向股市、房市,助漲房地產市場。

「再加上有港資陸資背景投入台灣房地產市場,以及台灣接單、大陸生產的比例已經超過52%,造成有「超有錢」的人越來越多,豪宅飆漲,年輕人不僅買不起房,連就業機會都沒有。」莊孟翰說。

莊孟翰也提醒,若美國未來若推出QE3(第三次貨幣寬鬆)對包含台灣在內的新興國家房價上漲,將有新一波的衝擊。

實價課稅共識性強

而奢侈稅只對2年以內轉手的非自住房屋徵稅,容易被炒作者規避,因此,專家學者呼籲「實價課稅」的聲浪再度浮上檯面。所謂實價,是與土地的「公告現值」相對應。台灣各縣市政府每年都會對本縣市的土地公布一個價格,並依此課徵房地產相關稅收。但此公告現值,往往大幅低於土地的市價,一般是在市價的四成左右。

蔡英文連日來倡議要落實實價課稅,改革房地產估價程序,讓課稅逐漸反映市場價格,推動市場資訊透明化及房地產交易實價登記制度,建立透明房地產交易價格資料庫等。

現任行政院長、與馬英九搭擋競選的副總統參選人吳敦義則在行政院會中指示,實價課稅以不增加自用住宅稅率為原則。

在這一點上,兩黨稍早在立院黨團即有共識。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蔡煌瑯表示,民進黨的非自用住宅實價課稅,是為實現租稅正義,會循序漸進、有配套,自用住宅完全不受影響。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趙麗雲表示,相關修法已在推動,目地推動房價實價登記,她表示,這議題無關藍綠,任何執政的政黨、政府都全力以赴。

公共住宅v.s.合宜住宅

除了不動產、房價按實價課稅外,蔡英文還提出透過都市發展、都市更新,大量興建「公共出租住宅」,十年達全體住宅存量10%為目標。然而這個政策提出,連續兩日受到對手陣營的批評。

蔡英文表示,公共住宅與政府推動的合宜住宅不同,合宜住宅以平價賣出,但賣出後即進入私人市場,「只是一次性的降價」,她反對一次性降價的合宜住宅,應建立只租不售的公共住宅。

有關合宜住宅的政策,馬政府執政官員、內政部營建署解釋,政府目前是推出興建合宜住宅來照顧弱勢,包括林口機場捷運A7站預計3960戶,其中有5%只租不售;另外在板橋浮洲地區,也將興建4300戶合宜住宅,其中10%做為社會住宅。



蔡英文競選辦公室18日舉辦「十年政綱」座談會 ,會中討論政綱之一「住宅」,邀請前經建會副主委張 景森(左起)及玄奘財金系副教授花敬群主講座談。(中央社)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趙麗雲(圖)19日說,民進黨 總統參選人蔡英文的住宅政見,需花新台幣4兆,質疑 錢從哪來,也批評蔡英文政見如空心菜般空洞。(中央社)

然而,蔡英文十年達到10%公共住宅的目標,執政黨質疑的重點在於「錢和土地從哪裡來?」,而學界多認為方向是正確,但是執行起來有困難,若能達到5%就不錯了。

蔡英文住宅政見的起草人之一、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解釋,10%是十年的「期待」,短期當然做不到,但長遠看來,10%在各國中算是低的,歐洲平均近20%,荷蘭是30%~40%。

政大教授張金鶚說,怎麼做比較重要,喊數字的意義並不大,如果能利用民間資源,加強空屋利用,也許可解決部分問題。

莊孟翰則認為,方向是正確的,10%應列入任何政黨執政的目標,但十年若有5%,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