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好評

劉孟奇:維基解密給「密室政治」的警訊

【大紀元2011年09月13日訊】《論語‧泰伯篇》裡面沒頭沒腦來了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歷來有很多人在爭論這句話是甚麼意思。有人認為這句話的逗點應該放在「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就是說:在民風、道德不錯的地方,只要隨其自然即可;在民風、道德敗壞的地方,則要進行教育。但是另外也有一種主流看法認為應該將逗點拿掉,於是這句話的意思變成:「對於老百姓,只要驅使他們按照統治者的想法去做就可以了,不要讓他們知道為什麼。」

不管孔老夫子的原意到底是甚麼,這兩種解釋當然是反映出兩種不同的統治者心態。第一種解釋是對自己有自信,對人民有信心。第二種解釋則是色厲內荏,或者不敢讓人民知道自己治理得有多糟糕,或者不敢讓人民知道自己其實有多腐敗,害怕人民一但知道充分訊息,統治正當性立刻動搖,所以當然要「不可使知之」。只要看看目前中共對於網際網路以及新聞自由的箝制,就可以知道這一點。

對於不少政治人物而言,另外一個害怕人民「知之」的理由是所謂的「密室政治」。不少政治人物可能在公眾場合熱烈擁戴、鼓吹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以建立良好形象,爭取選民支持。但是同一個政治人物,一旦與手中掌握資源、利益的殘暴專制政權進入民眾看不到的「密室」之內密談,可能就將這些普世價值完全置諸腦後,不僅不敢為被壓迫的人民發聲,甚至還奉承巴結,以圖私利小惠。種種「人前說一套,人後做一套」的行徑,其實是很不堪聞問的。

「維基解密」對於美國外交機密文件已經進行一連串的曝光,而且後面還有不知道多少未爆彈。雖然美國政府試圖以「危及消息來源」來阻止維基解密,但是維基解密的確讓政府資訊的透明度達到一種空前的地步。維基解密公布的資料,涉及政壇人物相互評價者,有些坦白的地方或許讓當事者覺得尷尬,但是其直率之處倒也令人莞爾。但是如果維基解密揭露出來的是牽涉到「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特別是牽涉到在「密室政治」裡拿普世價值來交換私利小惠,那涉及其中的政治人物所要面對的政治風暴,就不是「政壇八卦」所能比擬的了。

「維基解密」的每一次爆料雖然都讓政治人物提心吊膽,但是只要在大原則上有所堅持,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知道「有所為,有所不為」,倒也不用太過擔心。其實,維基解密是個不錯的預演,畢竟這些資料今天不解密,總有一天還是會解密,以供後世學者檢視。人死留名,豹死留皮。如果政治人物能夠認識到,任何「密室政治」裡的交換終有一天會公諸於世,而自己的千秋名聲將決定於此,那麼在原則與短利之間該如何取捨,應該就會不難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