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力受損 歐元9國信評遭降

標籤:

【大紀元1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曹宇帆布魯塞爾特稿)國際信評公司調降歐元區9個國家的信評,凸顯歐債危機並非只是舉債國還不出錢的難題,更是債務沉重的國家實施財政緊縮政策損及經濟力與競爭力。

希臘等國雖然推行財政緊縮措施以彌補債務缺口,歐洲聯盟與國際貨幣基金(IMF)更聯手斥資救市,但這些努力仍無法獲得市場的正面回應,歐元區17國中有9國的信評被標準普爾公司(S&P)調降。

每逢歐元區國家信評被調降,歐盟總要抗議信評機構動機不單純,這回連中國大陸也質疑,但標普的聲明值得歐盟省思到「歐債危機並非財政問題,而是歐元區核心和邊緣國家差距拉大的結果。」

換言之,歐債危機並非只是因債台高築的歐豬五國舉債透支,而是連競爭力與經濟力都疲弱不振,特別是歐豬五國為償債相繼實施的緊縮政策,如同「癌末病患接受化療」,消滅癌細胞卻也元氣大傷。

希臘為取得紓困,承諾3年內要削減政府預算300億歐元(約新台幣1兆1403億元)。西班牙則計劃3年內削減500億歐元,裁減公務員1萬3000人。義大利則規劃2年內削減260億歐元財政支出。至於3A信評被調降的法國,更是大刀闊斧要在3年內砍掉950億歐元的政府預算。

但是這些勒緊褲帶的措施,造成歐元區國家朝兩極發展–富者越富、貧者越貧,這加深市場對能否維繫歐元一體的疑慮。

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公布的統計數據,去年12月,歐洲經濟火車頭德國的失業率創20年新低,由11月的6.9%降至6.8%,失業人口約297萬6000人。

反觀歐豬五國之一的南歐西班牙,去年12月失業人口超過450萬,占全部勞動力的23%,居歐元區國家之冠,連續第5個月走高。

同樣債台高築的義大利,也因實施緊縮政策必須撙節開支,失業率也飆升至8.5%,總理蒙蒂(Mario Monti)有感而發地說,歐盟各國需要加碼投資、促進經濟成長,只靠財政緊縮沒辦法解決問題。

法國前總統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的顧問、經濟學家艾塔里(Jacques Attali)分析,以當前歐元區的經濟情勢,單靠緊縮政策,無法避免債務危機惡化,歐元區需要有效措施解決各國經濟失衡。

經濟蓬勃發展必須兼顧開源與節流,而目前歐元區國家著力於財政緊縮,卻忽略開闢財源的重要性而損及經濟與競爭力。若歐元區9國的信評被調降,能轉化為思考如何提振經濟發展的動力,也是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相關新聞
避免放貸限縮 EFSF捍衛信評
砍信評挨批 標普辯稱站得住腳
法國信評遭降 政界反應不一
用高科技假裝工作 富國銀行解僱十餘名員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