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學者:馬英九未獲授權與中國政治協商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 鐘辰芳華盛頓報導) 美國學者說,台灣總統馬英九在1月14號舉行的選舉連任成功,只能反映出台灣選民支持馬英九在兩岸政策上所走的基本方向,但是從得票率來看,馬英九並沒有得到選民足夠的授權來與中國進行政治協商。

*任雪麗:馬英九難與中國談政治議題*

位於美國賓州費城的智庫外交政策研究所(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上星期五(1月10日)舉行網絡直播研討會,由該智庫資深研究員分析這次台灣總統和

立法委員選舉結果。

戴維森學院政治系教授任雪麗(Shelley Rigger)說,兩岸關係是這次選舉眾多議題之一,馬英九勝選反映出選民支持他的兩岸政策基本方向,但並非他所提出的所有兩岸議題和主張。

她說:「選舉結果只能看出,選民僅僅支持馬英九政策的基本方向,而不是他所做和所說的所有議題,都可以得到選民的熱情擁護。比方說,他在10月的競選期間提到兩岸簽署和平協議的問題,但是這個議題立刻就被打了下來。所以我認為選舉後,馬英九的兩岸政策仍然受到枷鎖緊緊套牢,無法走遠。」

*王維正:馬英九沒有足夠授權談政治議題*

裡士滿大學政治系教授王維正也說,不能從選舉結果來過度解釋馬英九所得到的授權。

他說,馬英九的得票率超過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蔡英文6%,說明馬英九得到的選民授權非常明確,但是這個6%的差距同時也顯示,馬英九並沒有得到選民極大的授權來與中國進行兩岸的政治和解。

他說:「如果我們以得票差距來解釋選民授權的程度,那麼我會說,馬英九並沒有得到極大的授權來迅速地、有目標地走向兩岸和解。如果要說有任何授權,那麼應該是說,選民同意馬英九為促使兩岸關係『正常化』取得了成就,至少在經濟領域方面是如此。不過,我想馬英九和北京都理解到,雙方的下一步將會非常困難。」

*台灣首次「正常」選舉*

王維正表示,如果要用一個字來形容2012年的台灣總統選舉,他會說,這是自台灣總統直選以來第一個最「正常」(normal)的選舉,選民以議題來作為投票的主要考量。

他說:「最後,我想台灣選民選擇了他們的頭腦而不是他們的心,他們選擇了自己的荷包。他們選擇了一個可預測但卻沒有甚麼生氣的現任者,而不是一個有啟發性但卻令人不確定的挑戰者。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選舉可說是極為正常。」

*小黨政黨票表現佳*

另外,戴維森學院的任雪麗還提到,這次選舉結果最讓她最感到意外的,是台灣團結聯盟和親民黨在政黨票方面的表現。

她說,雖然親民黨總統參選人宋楚瑜只獲得了3%的選票,但是親民黨卻得到6%的政黨票,取得了3個立法委員席次,而沒有推出總統候選人的台灣團結聯盟,在前總統李登輝選前最後一刻為蔡英文站台後,政黨票明顯沖高,得票率高達9.6%,也取得3個立委席次,顯示李登輝對台灣政治仍然具有相當影響力。

*任:台灣選民性格保守*

到台灣實地觀察選舉的任雪麗說,雖然選前許多民調顯示馬英九和蔡英文選情接近,但選舉結果仍然是馬英九勝出,這個現象也說明了台灣選民的保守性格。

她說,通常保守性格的選民,在候選人支持率接近或選情激烈的情形下會作出保守反應,選擇一個較為「安全」的候選人,而馬英九和蔡英文的得票率差距不大,正足以說明這個現象。(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