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首位華裔獲邀作2012年澳洲國慶日演講

人氣 16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1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何蔚澳洲悉尼採訪報導)國際著名神經外科醫生、澳籍華人張志賢(又譯張正賢、張家銘)(Charlie Teo)先生應澳洲國慶日委員會邀請,於1月23日在悉尼音樂學院擔任2012年澳洲國慶日演講。作為首位獲得此殊榮的華裔,他感到非常榮幸,他表示盡所有的努力成為一個好醫生。他在演講中提到,澳洲已成為多元文化的國家,但種族主義仍然存在。他認為澳洲從道德和社會義務上應接受難民。他還呼籲科學應與體育一樣受到重視。

我所盡的所有努力就是做一個好醫生

張志賢醫生告訴本報記者,作為首位華裔被邀請發表澳洲國慶日演講是一種殊榮。他說:「儘管我受到一些澳洲同事的不公對待,但我一直對自己說,『只要做正確的事』,保持積極的態度,對你的病人負責,善待他們,尊重他們,盡你最大努力去醫治你的病人,最終你所做的會得到認可。被邀請在澳洲國慶日演講,對我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榮譽,我感到十分榮幸。因為真的,我所盡的所有努力就是做一個好醫生。」

澳洲仍然存在種族主義

張志賢醫生在他的演講中說,儘管「澳洲已成為多元文化的國家,種族主義在過去50年中已經減少,但仍然存在」。並舉例說:「我的印度客座神經外科醫生在等待紅綠燈時,有一個成年男性開車從他前面經過,向他吐口水。」

他還回憶他童年時代所經歷的種族歧視:「在那些日子裡,種族主義盛行。我不記得哪一天我不會被一些孩子嘲笑,或戲弄。它使一個孩子變得堅強」。他建議說:「我希望任何來自另一國家的人,去擁抱澳洲的生活方式,它有益於我們;我也希望所有的澳洲人能看到移民對我們國家的貢獻。」

他說:「澳洲人應意識到,像我們這樣富有和繁榮的國家有道義和國際上的責任去分享我們所擁有的。以最大程度的善和關心去對待那些因政治迫害和戰爭而逃離自己國家的難民,去接受他們」。

科學應與體育一樣受到重視

張志賢醫生談到,在美國工作了十年後回到澳洲,他有幸與一些世界上最好的科學人士合作。許多人以他們的創新和好奇心推動世界科技的發展,卻只得到很少的認可,不足的資金和低的報酬。許多人因資金缺乏而無法繼續他們的研究,有的已另選其他職業。

他說,如果我們把造就和鼓勵有才華的運動員的方式也用於培養和鼓勵有才華的科學家,澳洲人將得益於不可估量的現在和未來。有那麼一天,我們可能有兩個AIS,體育和科學。事實上,面對日益減少的資源和技術革命,它可能不只是為我們的國家好,也是我們國家所必需的。並且,醫學是澳洲唯一可以領先於世界的一個領域。

他呼籲建立一個選拔制度,以在醫學系學生中選擇具有愛心和良好溝通能力,並有良好個人素質的人將是一個正確的步驟。「這將是困難的,但我們不應該放棄尋找一個更好的方式選擇醫生,然後培養他們富有同情心的一面。」他說。

關於張志賢醫生

張志賢醫生是國際著名的神經外科醫生和一位鎖孔微創技術的先驅。在2011年澳大利亞國慶日,他被授予澳大利亞勳章,以表彰其在微創神經外科手術、顱底外科手術及神經內窺鏡手術上所作出的傑出貢獻。

張志賢醫生於1957年出生於澳洲,父母是新加坡移民。他曾在美國居住了10年,並在他的神經外科醫學事業上創建了國際聲譽。他於2000年回到澳洲,擔任皇家阿爾弗親皇醫院微創神經外科手術中心主任;自2001年為雪梨兒童醫院的神經外科手術顧問。他曾應邀在50多個國家的許多著名大學任客座教授,包括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范德比爾特大學、美國斯坦福大學、馬爾堡大學和德國、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所。

他在2003年創建了治癒生命基金會,至今已經籌集了超過600萬澳元用於研究腦瘤診斷和治療,是澳洲目前腦癌研究的最大基金提供者。他還每年為發展中國家無償工作3個月,治療貧窮國家的病人。

關於澳洲國慶日演講

澳洲國慶日演講始於1997年,已成為全國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澳洲國慶日活動之一。演講內容體現1月26日的意義,反映澳洲的民族精神和對民族精神的慶祝。通常由知名人士擔任演講,以他們自己獨特的視角,談論澳洲民族的特性和我們的社會所面臨的挑戰。以往的演講者包括弗蘭納瑞(Tim Flannery)博士,加勒特(Peter Garrett)先生和巴希爾(Marie Bashir)教授。

(責任編輯:瑞木悅)

相關新聞
澳洲國慶日 各省慶典異彩紛呈
組圖﹕墨爾本國慶日盛裝大遊行
組圖:澳洲國慶節墨爾本大遊行
澳洲國慶日 宣誓入籍人數將達歷史新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