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評論

【酈劍鋒】政治上專政的中共怎樣解決民生

【大紀元2012年12月18日訊】12月15—16日,中共用兩天時間召開了被認為具有風向標意義的年度經濟工作會議,這也是新班子上任一個月舉行的最為重要的一次會議。綜合會議內容分析,這次會議在下列三點表現出與以往的不同,因此比較引人注目。

第一,以拉動和擴大內需作為經濟發展的戰略基點;

第二,以注重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促使經濟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

第三,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底線(所謂「守住底線」)。

仔細看上述三點新變化,給人以黑暗中見到陽光的感覺。如果做到真的是萬民之福,畢竟黨和政府準備放下身段,為民著想,與民同樂了。不知道這是十八大後新班子的新氣象,抑或是譁眾取寵籠絡人心之舉?因為中共91年的生存理念以及63年執政史,都沒有這些。

單純從經濟的角度觀察,中共63年的經濟方略可以歸結為四個非常明顯的特點。

(1)經濟始終要為政治服務;

(2)數字經濟。即用一組組漂亮數字、數據堆砌起來的經濟,華而不實,百姓只能望梅止渴;

(3)以速度、GDP為主的經濟;

(4)國富民窮的經濟,經濟成果、整個社會財富獨佔操縱於當權者手裡。

經濟發展的這些特點,放在老百姓身上,惠及老百姓的,就是讓大家能夠吃上飯,不至於像以前那樣餓死,僅此而已。中國經濟的所謂「驕人成就」亦不過如此!就是說,活兒都是人民幹的,數字(成就)是給外人看的,但金錢財富(如財政稅收)卻把持在黨和政府手裡。

中共政權鞏固的基礎是建立在專政之上的,這是中共的立國之本。正常國家,政府職能以服務和管理為主,中共則是立足於鎮壓控制,權力被放大到無以復加的程度。由於共產黨政治的核心不二地位,經濟民生等皆是政治的附屬品,一切要唯政治政權馬首是瞻。

比如2007年後,在世界經濟危機普遍不景氣下,中共提出的「穩中求進」方針,步步離不開一個「穩」字。平穩、穩定當然不錯,但中共的用意顯然主要在政治層面的穩定考量,經濟平穩著陸其意在不使政權江山受到威脅波及。

再比如目前突出強調的城鎮化問題,這大概是今後中共的主要工作。城鎮化被十八大和這次經濟工作會定義為「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也是經濟平穩持續發展的關鍵點。彷彿城鎮化一下子就變成中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就能解決中國經濟的痼疾,成為經濟的救命稻草。

其實,城鎮化只是一個社會建設、城市建設、城市管理、人口管理問題,它與經濟有一定關聯,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農民農村問題,也可以起到拉動內需,化解現在日益擴大的產能嚴重過剩的矛盾,這些都可以做得到。但另一方面,畢竟它與經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完全不同的領域,更不可能作為經濟、民生的救命點。難道說把農村都變成城市,或納入城市管理(這對政府來說再容易不過,一紙文件就夠了,農民就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市民),經濟問題、民生問題就萬事大吉了?顯然,沒有這麼簡單的靈丹妙藥。

前面已經說過,中共做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小九九」,絕不會無的放矢,這是其本質規定的必然如此,特別今天危機之下更是。真的想解決民生,我看早就解決了,用不著鬧得今天社會矛盾百出危機四伏時才要宣稱為民。為了延緩政權,重新騙取人民信任才是中共首選。我們毫不客氣地說,中共想搞城鎮化,最大的著眼點是看中了什麼?不過是農村農民兄弟手裡的肥肉——土地而已!

要解決民生,一黨專政肯定是不行的,因為它要以鎮壓國內人民與人民為敵為己任,只有這樣才能維持政權,才能免於欠下血債被清算。

所以,中國的問題不在經濟,不在怎樣改革,更不在如何城市化,而僅僅在於政治。共產黨的本質不變,不解決中共的問題,在中共統治下期望改善民生奔小康,只能淪為空談吧?現在突出宣揚「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在黨天下、家天下之下,怎麼個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