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解密:李克強放了美國準國務卿的「鴿子」

標籤:

【大紀元2012年12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曉綜合報導)根據維基解密提供的資料,日前正式獲得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名任美國國務卿的參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克里(John Kerry),於2009年5月曾專程訪華,會晤中共副總理李克強,試圖趕在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氣候會議前向中共領導人傳遞奧巴馬新政府的訊息,要求中方接受不同的廢氣排放測量指標。李克強對克里所言表示出興趣。但後來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上,克里的寄望完全落空。

美國總統奧巴馬12月21日正式提名克里(John Kerry)任美國國務卿。克里從2008年起擔任參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在外交領域資歷頗深,曾多次訪華。

多維新聞報導,根據維基解密的資料,克里於2009年5月曾專程訪華,5月27日同李克強的對話中,首先轉達了新上任不到半年的奧巴馬的「改變能源基礎」理念,並為美中有關氣候變化的「主要合作事宜」的基礎提出了綱要。

克里特別強調,美中合作將向其他國家傳遞信號,起到帶頭作用,從而促使當年12月的哥本哈根會議成功。如果美中這兩個溫室氣體排放量占世界50%的國家能在這個問題上步調一致,則一定會對其他佔30%的國家發揮帶頭作用。

資料顯示,李克強當時表示,中國正在認真準備哥本哈根會議,將減排節能以保護環境。他指出,中美在氣候變法方面進行「緊密合作」留有很大空間,對溫室氣體進行聯合科研就是一個「直接現實的例子」。李克強和克里一致認為能源政策與氣候變化有關聯,中美兩國在節能減排方面有很大的合作前景和市場。李克強當時對克里提出的「主要合作事宜」的一些觀點表示贊同。

但從事後來看,克里當時表現得過於樂觀,他和李克強在北京談過的很多問題在哥本哈根會議上並未實現。克里當時要囑咐中方,不要再在哥本哈根拿「人均碳排放量」為「擋箭牌」。

而在哥本哈根大會上,中共代表團繼續強調「人均碳排放量」等,大會最終取得的結果並不理想,只是達成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議》。對此,所有的美國輿論均一面倒地抨擊中共政府。

2009年12月19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進行13天的哥本哈根氣候會議落幕。這次會議由20餘個主要國家達成「哥本哈根協定」,包含美、中、歐、印、日、加等全球主要溫室氣體排放國,都簽署了這項政治協議。

英國BBC在哥本哈根氣候會議前報導,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全球碳項目國際研究室發表報告指出,2008年人類活動製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7年增加了2%,平均每人排放量達1.3噸,創下歷史新高。如果不努力減排,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會隨著經濟復甦而再次增加。

《自然:地球科學》雜誌上這項研究的主要負責人、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的奎裡教授說,報告中的發現應當會增強氣候變化問題的政治緊迫性。她說,考慮到近年的溫度變化趨勢和改變能源基礎設施所需要的時間,哥本哈根會議將是各國以平穩、有序的方式把氣溫增幅控制在2攝氏度的「最後機會」。

(責任編輯:周雅)

相關新聞
胡錦濤沒全文講政治報告 江澤民需要休息
紐時:江系張高麗的于家堡金融區
世界愛滋病日 習溫李見患者 李長春難脫河南血災罪責
中共高官財產公示無望 廣東僅基層試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