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風暴聯軍統帥施瓦茨科夫去世 享年78

人氣 79

【大紀元2012年12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畢儒宗編譯報導)在1991年波斯灣戰爭中,指揮50萬多國部隊擊敗伊拉克軍隊解救科威特的美軍四星上將諾曼‧施瓦茨科夫(Norman Schwarzkopf)週四在佛羅里達州坦帕市去世,死於肺炎的併發症,享年78歲。

施瓦茨科夫於1988年被任命為總部設在坦帕市麥克迪爾空軍基地(MacDill Air Force Base)的美國中央司令部指揮官,負責美國在中東、中亞及巴基斯坦等20多個國家在內的軍事行動及國家安全。兩年後當薩達姆入侵科威特時,老布什總統任命施瓦茨科夫為約30個國家的盟軍統帥,負責將伊拉克軍隊逐出科威特。

施瓦茨科夫於1934年8月24日出生在新澤西州Trenton市。他的父親諾曼‧施瓦茨科夫上校(Col. H. Norman Schwarzkopf)是新澤西州州警的創始人兼指揮官。當時,老施瓦茨科夫正負責調查知名飛行員林白(Charles Lindbergh)兒子被綁架的案子。

老施瓦茨科夫曾任伊朗國王巴勒維(Reza Pahlavi)的顧問,負責訓練伊朗國家警察。施瓦茨科夫陪父親前往伊朗,並在那裡接受教育。後來追隨父親的志願,進入西點軍校,於1956年畢業,取得工程學位。在美國國內外短暫服役後,他自南加州大學獲得了碩士學位,後來在西點教授導彈工程學。

1966年,他自願前往越南,先是擔任南越傘兵的美國顧問,後來擔任美國陸軍營長。他獲得了三枚銀星勇氣勛章(Silver Stars for valor)、一枚銅星勛章(Bronze Star),一枚紫心勛章(Purple Heart)和三個傑出服務獎章。

在越戰結束後,許多職業軍官由於對越戰不滿選擇退役,施瓦茨科夫選擇留下來,協助重建士氣低迷的美國陸軍,轉化成為一個強有力的、現代化的全志願役部隊。

1991年1月17日,「沙漠風暴」(Desert Storm)軍事行動正式展開,盟軍的飛機襲擊了伊拉克軍隊的基地和伊國首都巴格達的政府設施。經過了六週的空中轟擊行動,大規模的地面戰在2月24日至28日展開,在經過100小時的一面倒的戰鬥後,老布什總統下令美軍停止攻擊,盟軍全面大勝,順利將伊拉克軍隊驅逐出科威特。

1992年從軍隊退役後,施瓦茨科夫寫了一本暢銷的自傳《身先士卒》(It Doesn’t Take a Hero.)。對於自己在海灣戰爭中的作用,他說:「我想說的是,我不是一名英雄。我只是幸運地能領導一個非常成功的戰爭。」除了被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授予爵位外,他還獲得了來自法國、英國、比利時、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卡塔爾(Qatar)和巴林(Bahrain)等國的獎章及授勛。

雖然軍旅生涯輝煌,退休後,施瓦茨科夫刻意保持低調。在政治上,他自認是一名獨立派人士,拒絕參選公職,比許多其他退休將領都低調,他選擇投入慈善活動而不是參與政治。

雖然說話直接了當,但身邊的親友及部屬都知道他是一名很友好健談的人。他的部屬們給了他一個溫和的綽號「大熊」(The Bear)。退役後他住在坦帕市,當地一所小學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可見他在當地民眾心中的地位。

施瓦茨科夫曾經擔任前列腺癌組織和灰熊復育計劃等兩個組織的全國發言人,也曾任大自然保護協會(Nature Conservancy)理事,並積極投入多個支持患慢性病兒童的慈善組織。

他曾經向媒體表示:「我可能因為擔任軍隊的將領而出名,我對此感到十分自豪,」「但我一直認為,我不是如此片面。我認為我是一個有愛心的人。人生有目的是個很好的感覺。」

施瓦茨科夫和妻子布倫達有三名孩子。

相關新聞
薩達姆統治伊拉克二十四年大事紀
伊拉克前獨裁者薩達姆難逃絞刑處死命運
硝煙漸散的伊拉克局勢
埋骨伊拉克18年  美軍飛行員遺骸身分確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