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樓說市

投資者以公司轉讓避SSD炒海瞹

【大紀元2012年03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錢正富綜合報道)位於香港小島馬灣的珀麗灣六期海瞹日前成為2010年8月政府推出額外印花稅(SSD)禁止一手樓花「摩」售(成交前已轉讓)後,時間最短的「摩」貨獲利個案的新盤。

自SSD推出後,本港樓市炒風大減,但仍有不少投資者,趁近期樓市反彈,以公司轉讓形式避開SSD炒樓。市場消息指出,新地於3月3日開賣的珀麗灣六期海瞹,不足一周就錄得首宗「摩貨」個案。原一手業主以1,188.63萬元,以公司名義一手購入,位於33座極低層連花園單位,面積1,407平方呎,連689平方呎花園,外望深井海景單位,隨即在市場上放盤。短短約5日後以1,337萬元「摩」出單位,呎價約9,500元;賬面賺148.37萬元。

由於整個過程都以公司轉讓形式進行,該炒家毋須繳付SSD,加上據代理指出,在買賣協議中,價值相等於樓價3.75%的釐印費將由新買家支付,故該名炒家實際只需付相等於樓價1%的代理佣金,以及約1萬元的律師費,現將物業轉手,實際賺約134萬元。

另據市場消息指出,同為海瞹33座一個面積1,940平方呎連天台及平台的複式戶,投資者於3月3日以1,713.34萬元買入,並以2,328萬元放盤。據悉,該單位已獲買家洽購至尾聲,並可望「摩」出。

若單位成功以上述價錢「摩」出,且該投資者連釐印費也不用付,因為釐印費由新買家承擔,賬面將勁賺約614.66萬元。



馬灣珀麗灣(網絡圖片)


馬灣珀麗灣(網絡圖片)

(責任編輯:澹修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