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新聞

美媒聚焦侯佳案「幕後」 FBI直指劉醇逸

【大紀元2012年03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曉宇綜合報導)紐約市主計長劉醇逸的競選財務侯佳被捕後,美國主流媒體開始聚焦劉醇逸競選團隊的盧美華及司徒仲青,並稱後者才是幕後操縱局勢者,風暴直搗市主計長辦公室。劉醇逸3月2日面對窮追不捨的記者說:「(聯邦)已經對我的支持者提出指控,對我的競選工作人員提出指控,可能再延伸,就會對我提出指控。」

《紐郵》:州長科莫應讓劉醇逸停職

《紐約郵報》3月2日發表社論,呼籲紐約州長科莫將劉醇逸解職。

社論說,不管劉醇逸覺得他確實勝任主計長的工作,還是僅作為與聯邦調查討價還價的籌碼,雖然誰也說不準,但是州長科莫必須從這種戲劇化中解脫出來。紐約市憲章允許州長立即讓劉醇逸停職30天,然後以瀆職罪徹底將他解聘。

劉雖然沒被指控犯罪,但他佔據著市政府最敏感的工作,負責監督數十億的公務員的退休基金,然而他的財務侯佳被捕他卻表示感到震驚。沒有人會真的認為侯佳可以(沒有劉醇逸的指示或授權)自由進行詐騙活動。

社論說,誠然在公開聽證之前劉不能被驅逐,但是人們能夠想像到劉會在聽證會上說:「我不是個騙子,即使我的朋友、我的職員、我的財務都是骯髒的。」

科莫無需等待(劉被控罪),紐約市憲章允許州長對第一副主計長解職,並安排特殊的選舉。

FBI:劉醇逸的競選是一個虛擬的腐敗引擎

聯邦調查稱劉醇逸的競選是一個虛擬的腐敗引擎——發展人頭募捐網路,掩蓋來自富商的超限額的非法政治獻金來源。同時,利用人頭募款騙取競選相對基金。

控方文件在解釋紐約市競選相對基金計劃時說,按照競選委員會的規定,年滿18歲的捐款人每捐一美元,可獲得相對基金六美元,如果捐款達到175元,則可獲得競選相對基金上限1,050美元。同時規定每人最多捐款不得超過4,950美元。劉醇逸競選募款中大量存在的人頭募款,一方面可以讓支持者的捐款數額超過4,950美元的上限,同時又騙得了巨額的相對基金。

舉例來說,有一位劉的支持者要捐款16,000美元,但這超過了法律規定的個人捐款限額4,950美元的3倍還多。劉的募款人潘心武於是將這筆政治獻金分成20筆,招來20個人頭,每人假捐800美元。這樣,一方面將錢化整為零逃避了超額政治獻金之罪;另一方面利用小額捐款每1美元可獲得6美元政府相對競選基金的紐約市競選法,$16,000的捐款搖身一變可增加到$37,000捐款($1050 x 20 = $21,000;$21,000 + $16,000 = $37,000)。

侯佳的控方文件顯示,侯佳在回答一名志願者對隱藏個人信息的關切時,在回應的即時訊息中寫道:「我瞭解你的意思和擔心,但()沒有給我清晰的指示」,FBI調查員認為侯原話的括號中省去的部份為候選人劉醇逸。

控方文件沒有直接指控劉醇逸明知故犯,但強烈暗示,劉知道所有這些事情。

侯佳案 美媒直指幕後

《紐約每日新聞》於1日的報導稱,劉醇逸辦公室一位知情的內部人士透露說,侯佳只是替罪羊,司徒仲青才是背後操縱局勢的人。而盧美華則於侯佳被捕後的第二天(2月29日)召集20名市主計長辦公室的員工進行講話,表示聯邦調查涉有種族岐視成分,因為劉醇逸是因亞裔而被查。

據《紐約郵報》報導,劉醇逸3月2日面對窮追不捨的記者無奈的表示:「(聯邦)已經對我的支持者提出指控,對我的競選工作人員提出指控,可能再延伸,就會對我提出指控。」

僑社震撼:選市長「已經是別想了」

《星島日報》報導說,侯佳被捕後,很多前陣子還高調「挺劉」的社區人士都噤若寒蟬,避開媒體的訪問,其中一位閩籍商人嘆說,「當時還可以說不注意到,但是潘心武被抓後為甚麼劉醇逸不馬上糾正錯誤,該退的退,該還的還,自己查自己總比被別人查好。」他說這個球會越滾越大,因此福州社區最近都沒有捐款,將來對於政客募款也會非常謹慎處理,不會觸犯法規。

曾經幫劉醇逸籌款的聯成公所顧問趙文笙認為FBI的調查並未落幕,還有後續。

紐約華人選民聯盟總顧問李瑞生則稱,過往劉醇逸還可以說是「中間人」操作出錯,但這次問題直接從內部而來,對公眾造成負面的印象,「劉醇逸選市長『已經是別想了』,即使保住目前的位子也會很難。因為兩者的操作分別不大。」

市議員顧雅明對此消息表示非常震驚,他28日對《紐約每日新聞》表示,如果證明劉醇逸對募款違規知情的話,劉醇逸就應該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