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政治

外電:代價太昂貴 重慶模式負債一萬億

【大紀元2012年04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在薄熙來執政期間,重慶市大興土木,但卻導致債台增高數倍,專家稱累計負債恐怕高達一萬億人民幣。這個所謂的「重慶模式」也凸顯:中國經濟太過仰賴政府支出,是一個極端不平衡的經濟發展結構,同時也讓貪腐者有機可乘。

《華爾街日報》報導,信評機構資料顯示,重慶市10大投資工具目前的累計負債超過3,460億人民幣(540億美元),遠高於2007年薄熙來上台前的1,620億人民幣。與此同時,根據中國數據提供商CEIC統計,重慶地方銀行的放款餘額自2007年到2010年底也增加了一倍至1萬億人民幣。

分析師認為,上述負債只是帳面數字,如果加上國營企業、開發商,以及其他小型的投資工具所背負的債務,總負債將會更高。西北大學中國地方債務問題專家史宗瀚(Victor Shih)說:「我不認為重慶的地方政府、國營企業和國營開發商總體的債務在2011年底達1萬億人民幣很誇張。」

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之後,中共當局為了刺激經濟,舉債的金額估計高達10.7萬億人民幣,其中多數的債務有土地做擔保。部分觀察家擔心,如果增長減緩和房地產降溫,許多這類的債務可能將無法償還。

據報導,重慶市掌控的投資工具–「重慶渝富資產管理」於2004年設立。重慶市給渝富大量的土地,好讓它能將土地當抵押品舉債,並用舉債的資金入股重慶農村商業銀行和其他地方的國營企業。

2010年底,渝富負債高達461億人民幣,為2007年的負債總額三倍多。分析師說,其負債比率高達63%,而2010年因土地相關的營業額減少,獲利僅10億人民幣(低於2009年17億人民幣),這表示未來渝富可能需要出售資產來償還負債。

現在,重慶當局正在清查薄時代的投資帳目。重慶市社科院汪修莫(音譯)稱,新領導人可能會審查渝富的財務狀況。他說,倚賴土地做為收入的主要來源是最大的潛在問題。他預測:「我懷疑這些金融投資工具的運作方式可能會做些調整,過度倚賴土地交易的模式將會降低。」

薄曾宣稱要建造4,400萬平方英呎的合宜住房。重慶官員估計,該計劃將需要銀行貸款和透過投資工具發行公債,籌措所需經費1,000億人民幣的70%,其餘的30%將由地方與中央政府出資。但由於薄已被罷黜,這個花錢的計劃或許將生變。

對此,汪修莫表示:「新領導說,我們可以成為『小康社會』,」將完成該計劃的目標延後兩年至2017年,「薄為了進入中央常委,野心有些太大了」。

(責任編輯:畢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