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

澳洲對進口衣物化學物質缺乏有效監管

【大紀元2012年06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魏新笛澳洲悉尼編譯報導)澳洲一位婦女所穿的芭蕾舞鞋被雨水打濕後,腳遭到化學灼傷。據消費者監管部門「選擇」(CHOICE)對紡織品、服裝和鞋類產品所作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澳洲對進口衣物內的化學物質缺乏管理。

據澳新社消息, 「選擇」的報告發現,澳洲對進口衣物中普遍存在的一些有害物質監管不足。這意味著對衣服中有害物質的使用沒有任何法律限制。

選擇女發言人加斯特(Ingrid Just )在一項聲明中說:「將一些化學品進口到澳洲使用是不可能的,但在從海外進口的T恤內找到相同的化學品,是沒有問題的。」

報告中列舉了那位婦女在新芭蕾舞鞋被打濕後遭到灼傷的例子。之後,莫納甚大學研究人員經分析發現,鞋子經過殺真菌劑和橡膠促進劑處理,接觸到水後試劑被釋放出來,燒傷了該婦女的腳。

一個10歲男孩的母親表示,她兒子在穿了一件未洗過的新校服後,出現大面積的蕁麻疹和傷痕。

「選擇」表示,全國服裝超過90%從海外進口,而對進口服裝的管理,澳洲落後於其他國家。

在歐洲,歐盟對在紡織品生產中使用的30多萬種有害物質有規定,還設定了化學品最高使用限制。而澳洲的國家工業化學品通報和評估計劃(NICNAS)只對5萬種物質有規定,而且沒有設定最高的化學品限制。

報告還特別強調了一種在鞋、夾克和傢俱中常見的用來防霉的化學品富馬酸二甲酯(DMF)。這種化學品在歐盟被禁用,但在澳洲很普遍。

(責任編輯:李熔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