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營養

【傳統中藥材】鹿茸

(Fotolia)

性情溫馴的鹿自古以來廣為人們喜愛。在西方,傳說聖誕老人就是乘着由馴鹿拉着的雪橇,在聖誕夜給孩子們送禮物;在中國,鹿也是人們心中的瑞祥之物,傳說中的老壽星就是用鹿當坐騎。所以古時候人們把鹿稱作神獸。

鹿的全身都是寶,但是鹿身上最珍貴的東西要算是鹿茸了。鹿茸生長在雄鹿的額上,是一種名貴藥材。梅花鹿的鹿茸是各類鹿茸的最上品。

中國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稱鹿茸「主漏下惡血、寒熱驚癇、益氣壯志、生齒不老」及「主傷中勞絕,腰痛羸疲,補中益氣,婦人血閉無子、止痛安胎、久服輕身延年」。

明代醫學家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中也記載有鹿茸的功用,「氣味甘溫無毒、益氣壯志、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筋健骨,治一切虛損症、耳聾、目暗、眩暈、虛痢。」

鹿又名斑龍,此名最早見於《澹寮方》一書。元朝《澹寮集驗方》中記載:「昔西蜀市中,嘗有一道人貨斑龍丸,一名茸珠丹。每大醉高歌曰:尾閭不禁滄海竭,九轉靈丹都慢說,惟有斑龍頂上珠,能補玉堂闕下穴。朝野遍傳之。」

詩中「斑龍頂上珠」指的就是鹿茸,意思是說人的精力消耗過度,用丹藥治療效果緩慢,只有用鹿頭上的 嫩角才能補虛療體。@◇——摘編自《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