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高行健:不為政治服務 用清醒心觀世界

人氣: 1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06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依珊綜合報導)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昨(8)日在台灣師範大學專題講座,他說,20世紀發生這麼多災難的原因是意識型態作怪,文學應超越意識型態,不為政治服務,文學家最好的位置是社會邊緣,用清醒的心觀世界。

高行健8日上午以「跨越」為題,在台灣師範大學發表約30分鐘專題演講,吸引300多名師生聆聽。他從21世紀回顧20世紀,強調走入21世紀,要丟掉意識型態,文學藝術不要淪為政治主張的宣傳品。

高行健說,政治就是權力爭奪,政治可以讓人發瘋,讓基本的人性喪失掉,像法西斯主義、民族主義也是意識型態,都是為政治服務。

他認為,要清醒認識意識型態,像是當時社會主義宣稱要營造「烏托邦」,卻導致俄國內亂,到毛澤東推行的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不知道死了多少人,這都不是自然界所發生的現象。

創作首先「丟掉意識型態」,從真誠出發,不要重複上一輩的路。他表示,他已在小說《一個人的聖經》中對文革完整交代,目前大陸寫文革的書都沒如此正面觸及核心。

高行健演講後還接受台師大表演藝術所所長夏學理提問,文學和政治要如何維持「美感的距離」、龍應台等作家是否該任政府官員等。

高行健並未給龍應台任何建議,他只表示,文學家從政是個人選擇,作家最好的位置,是在社會邊緣,才能保持清醒,介入政治,難免成為犧牲品或宣傳品,中國的例子太多。

他舉曾任中國大陸文化部副部長的作家夏衍為例說,夏衍是個好作家,但從政時幫南京公安局焚毀3000多冊古籍,這就是文化人當官的苦處。

但文化人從政也有好的例子,像是法國戴高樂總統時期,作家安德烈‧馬爾羅(André Malraux)出任法國文化部長,就對文化藝術做出貢獻,撥了很多經費給文化界,也沒有成為政治宣傳品。

台師大6日舉行「遇見高行健」大師座談會,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分享獲獎小說「靈山」創作過程,受到師生熱情歡迎。(中央社)

高行健認為,文學藝術家不從政,不代表不關心社會,而是站在社會邊緣的位置,用清醒的心來看社會。

「作家他不可能脫離這個社會,但他至少可以在社會的邊緣,我以為作家最好的位置是在社會邊緣。」

「我心目中的文學藝術是清涼集,清醒地觀世界,對世界提出質疑,而不是否定世界,也不是投入政治,不像中國魯迅為政治熱血服務,這是不好的。」

(責任編輯:吳宇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