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解密:美曾直接調查炸韓客機主犯金賢姬

【大紀元2012年07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文龍報導)美國政府當地時間7月18日公開機密文件表示,在1987年11月29日發生大韓航空KAL858航班爆炸事件之後,美國方面對策劃該事件的金賢姬進行了調查,並確認金賢姬為北韓間諜。

據韓聯社7月18日發自華盛頓的報導稱,美國政府解密的該文件顯示,當時美國擔心韓國會對北韓採取報復行動,但時任韓國總統全斗煥考慮到1988漢城(即現在的首爾)奧運會和年末總統大選、政權交替等情況而決定不進行報復。

這些內容通過美國國務院首次公開的名為《大韓航空858》(Korean Air Flight 858)的57份機密文件而曝光。

該機密文件的第一項內容是KAL858航班失蹤後的1987年11月30日美國駐首爾大使館發往美國國務院的緊急電報。文件顯示,大使館於當天上午與大韓航空國際關係負責人(B.H. WON)進行了接觸,大韓航空方面確認了失蹤情況,並介紹說該航班共搭乘115人。

解密文件稱,美國駐韓大使館於1988年2月向美國發回的電報顯示,美國政府相關人士在大韓航空航班爆炸後,「在美國控制局面的情況下」對金賢姬進行了調查。

他們給金賢姬看了美國政府掌握的26名北韓間諜人員的照片,並叫金賢姬指認曾接觸過的人物。當時金賢姬指出了在歐洲貝爾格萊德(2名)和布達佩斯(1名)接觸過的3個人。調查人員由此判斷,金賢姬在為北韓工作。

此外,美國政府還通過美國聯邦調查局下屬「美國對外廣播新聞處」(FBIS)對金賢姬在1988年1月15日記者會上發言時的聲波紋進行分析判斷,金賢姬說話時的語調和使用的詞彙證明她是北韓人。

文件還顯示,從當時韓國國內的氣氛來看,美國擔心韓國會進行報復,但全斗煥政府決定不對北韓進行報復。

全斗煥總統於1988年1月14日會見當時的美國駐韓大使李潔明(James Roderick Lilley)時說,給金賢姬買了新衣服,也帶她去參觀了63大廈,雖然有一些韓國國民希望進行報復,但報復是最後的選擇。

報導稱,一般來講,美國政府的機密文件會在從撰寫之日起30年之後再公開,而此次美國沒有進行特別說明就提前公開了文件。分析認為,這與最近在韓國國內不斷有人提出「大韓航空KAL航班爆炸是有計劃的,被做了手腳」或是「金賢姬是冒牌的」等不無關係。

大韓航空858客機空難

1987年11月29日,大韓航空858號班機於下午2時5分在安達曼海上空突然發生爆炸,機上104名乘客和11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美國政府將這次事件定性為恐怖主義襲擊。

根據抓獲的嫌犯金賢姬供述,她和她的搭檔,在被逮捕時自殺身亡的70歲的金勝一持偽造的日本護照,分別化名為「蜂谷真由美」及「蜂谷真一」,將一顆定時炸彈放置於這架飛機的行李架內,爆炸時間定為九小時後。隨後兩位嫌疑人在中途下了飛機。

她還供述,她與她的搭檔都是北韓的特工,他們進行這次行動的目的在於阻止韓國舉辦漢城奧運會。但是北韓從來都沒有承認過此事,並認為這是韓國的栽贓。他們認為是韓國自己爆炸了飛機並陷害北韓。

1989年4月,金賢姬被漢城法院判處死刑,但是一年後被特赦。1997年,金賢姬與韓國安全企劃部的一名調查官結婚,並育有一對子女。

2012年6月18日,據朝鮮日報報導,金賢姬在一次的電視訪談中,首次證實大韓航空858班機爆炸案的犯案動機,是因為時任北韓國防委員長金正日企圖阻止1988年漢城奧運會的舉辦而下令策劃的。

(責任編輯: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