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評論

華日:量化寬鬆導致各大宗商品價格飆升

【大紀元2012年07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飛編譯報導)隨著市場預期美聯儲將進行更多的量化寬鬆,以及其它各國央行將打開資金閘門,商品行情也開始水漲船高,《華爾街日報》認為,各國央行的行動促進了全球大宗商品上漲。

文章說,由於美國乾旱正熾,玉米和大豆價格再創新高,自上月初美國熱浪以來,小麥價格也猛漲50%。此外,由於中東動蕩不安,各國擔憂敘利亞內戰的情勢,加上西方世界與伊朗的關係持續緊張,這些因素也促使原油價格同期間大幅上漲。

然而,總有乾旱的地方,而中東動蕩也是常態。回顧過去5年,隨著中央銀行寬鬆政策的實施,商品價格便開始上漲。

文章用股市的飆升為例,用以證明央行增加資金流動性和市場投機行為是推動商品行情的重要因素。不過,商品價格上漲對股市來說應基於以下兩個理由被看淡。

首先,原物料價格上漲爲企業利潤帶來壓力。

其次,企業目前通過提高食品和汽油價格把壓力轉嫁給了家庭,可被視為一種消費稅,排擠了其它地方的消費能力。結果是淨需求在收縮,因爲獲得現金的商品生産者傾向於降低商品的採購量,減幅大於家庭的消費量。

一種可能的緩解因素是通脹--儘管在這裏效果不明顯。至於企業可以通過漲價轉嫁壓力,這可跟上甚至擊敗通脹,並可壓低工資,從而增加企業收入。從另一方面來講,企業盈利能力相對GDP已創下了新高。希望企業能爲經濟創造更多價值可能壓力太大。

文章稱,這點到了量化寬鬆機制的核心。隨著銀行去槓桿化,中央銀行長們正致力於膨脹資産價格,如股票和房産價格來提高財富效應,以便鼓勵更多消費。很難相信中央銀行的政策可以如此狹隘。他們不能只把量化寬鬆的影響限制在金融資産上。而由於金融資産杠杆作用或投機利益,它們會更加動蕩。

結果是由某一發達國家--如美國或英國,中央銀行長所提出的致力於改善本國經濟的機制之一將使商品生産者更富裕--如澳洲、加拿大和巴西等。其意想不到的結果是他們將在發達國家購買資産。這或許是倫敦房價不斷飙升的原因吧!

(責任編輯:張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