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園地

小飛一家的苦惱

【大紀元2012年08月19日訊】小飛曾是兒子的同學,今年12歲,剛剛跟隨父母出國2年,這個原本很調皮開朗的孩子突然變得很深沉,性格也越來越孤僻,學習成績也很不穩定,兒子常常和我談起他這個朋友。

一天有機會遇到了小飛的父母,談起孩子的情況,小飛的媽媽一說起兒子的學習就特別激動,「看看你的孩子,比他還小,學習從來就不讓你們操心!我們孩子他為甚麼不行呢?」 其實我知道,除了在學習上對孩子要求嚴格外,生活上小飛的爸媽真可算是無微不至了。 小飛的爸爸也對我說:「有時候我也知道孩子壓力太大,可是沒辦法,我們不能照顧他一輩子你說對不?」

我問他們:「你們知道小飛怎麼想的嗎?每個孩子都有個人的特點,不要總拿孩子和別人比。」他們說不知道,不過知道孩子越來越消沉了。他們說:「其實看到孩子這樣,我們心裏也不好受,但我們想不出還能有甚麼更好的教育方法了。我並沒拿那些偉人來和他比,因為太不現實。我只是和他身邊的人,和我們都一樣的普通人來對比,大家都是頭腦健全的人,如果他不行,那我認為是他努力的還不夠!」小飛爸爸這樣說。

看到這一家人的苦惱,我也不知如何是好,簡單勸說幾句就回家了,其實想想周圍的朋友,這樣的家庭還真不少,細想起來作為家長還真得注意一些孩子的教育方式。

首先不要對子女有不切實際的過分期望。我們應該教育孩子把「努力改變自己」作為正確的指導思想。教育孩子在班上給自己尋找追趕的榜樣,看到別人的長處。能夠客觀地自我評價,客觀地評價別人,讓孩子能自我檢查改進。自己和自己比,少和別人比,因為他們是不同的生命。

其次給孩子機會, 讓孩子發揮出他本人的能力來。我們可以為孩子做些甚麼呢?其實我們能做的應當是注意孩子的興趣特長,根據興趣發揮特長。要給予一定的幫助和支持,讓孩子學會持之以恆,在特長的培育中,孩子可以確立自信——我有與眾不同之處。

還應該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讓孩子知道他是最好的中國的父母習慣用挑剔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看待別人和世界。而國外父母則習慣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自己、孩子和世界。所以,我建議父母們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並教會孩子去發現別人的長處,真誠讚賞他人。你應該感覺你的孩子永遠是最好的、最優秀的。以一顆謙卑的心來感謝生活,學會多想想孩子的好處,少責罵批評孩子,多給予他們賞識與鼓勵,他們才會有信心繼續前邊的人生路,最終獲得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