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黃銘祝個展 新竹清大開展

人氣: 5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3年11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文敏台灣新竹報導)藝術家黃銘祝個展,自即日起至12月5日止,在新竹清大藝術中心展覽廳開展;11日上午開幕,黃銘祝教授親自導覽作品內涵,在40件作品中,他特別探討近年來與環境、生態、生命等相關議題的創作,他關懷世事,將敏銳的思緒挹注於藝術創作中,作品令人讚嘆,開展首日吸引數百觀眾靜心聆賞。

黃銘祝任教於新竹教育大學與長榮大學美術系,自幼即奪得兒童繪畫金牌首獎,青壯時期「腳踏車」系列首展立即轟動藝壇。藝壇評定他為七0年代畫家代表,有多次獲獎紀錄,獲頒史博館金質獎章與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

參展作品由早期的鄉土寫實、靜物動物、社會寫實、科技與文明……等,創新是永恆的追求,每場展覽都有新的發現、新的啟示,黃銘祝努力不斷吸收新知,系列作品精彩程度總贏得滿堂彩。

黃銘祝教授在其作品:「台灣社會條碼」前留影(許享富 /大紀元)

作品:台灣社會條碼,黃銘祝表示,條碼需要經歷掃描和解碼兩過程才能轉換成有意義的訊息。台灣近來接二連三的社會新聞事件,從文林苑都更、大埔農地徵收、洪仲丘操到熱衰竭猝死案、有毒食品,人心不斷跟著沸騰,共通點都是公權力侵害人性尊嚴。他慨歎:如果有一個良善看顧人民的政府,台灣該是一個多美好的國家啊!
黃銘祝教授解說作品:「下一步棋」,該如何走?(許享富 /大紀元)

作品:下一步棋,黃銘祝表示,下一步棋,該如何走?「一種無法前進也無法後退的曖昧與尷尬!」,表達人類所處社會環境與大自然的關係,隱喻一個不能面對的真實。他說,科技文明附加的產物,千年不化的物質,人為環境與自然環境的發展,這些年我們的自然環境,飽受摧殘和毒害;人類應該善用感性和直覺來反思我們賴以為生的原生自然,以及日益複雜的環境。
黃銘祝教授與夫人陳素真老師在作品:「回家吧!回到初始美好的地方」合影。(許享富 /大紀元)

作品:回家吧!回到初始美好的地方,黃銘祝表示,當外在殘酷的現實與你內在理想造成衝突時,家將你保護著,築起層層疊疊的門來防衛,免於受暴風雨摧殘。家收納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相互扶持與關心。家是人生的出發點,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家也是每個人的避風港。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