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2014年將現破產城市 眾學者發泡沫破裂預警

【大紀元2013年11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中共央行5日發佈報告稱房地產問題比較突出需要警惕。並且多位學者警告稱中國房地產泡沫破裂,明年將出現實際破產城市。

中共央行警示房地產風險

房地產和地方債問題成為各界對宏觀經濟最擔憂的地方。11月5日,中共央行發佈的中國《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未來一段時期中國經濟運行中面臨不少風險和挑戰。新的強勁增長動力尚待形成,經濟可能將在較長時期內經歷一個降槓桿和去產能的過程,房地產、地方政府性債務等問題比較突出。

四季度CPI同比漲幅也可能上行,從而對通脹預期產生影響。同時,房地產價格也出現一定上漲,尤其是一線城市房價上漲幅度較大,有可能向租金及其他相關領域傳導,增大成本壓力。

報告分析稱,以往依靠外需和地方政府主導高投資的增長模式面臨轉型,地方主導的高投資模式以及資源向房地產等領域集中,可能對其他經濟主體特別是中小企業形成擠出,容易加劇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11月1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發佈10月份百城住宅價格指數報告。報告顯示,10月份百城房價環比連漲17個月,同比連漲11個月。其中,北京、廣州、深圳等9個城市同比漲幅超過20%。

超發貨幣是形成泡沫原因 李克強稱不再繼續

多個國家房地產泡沫破裂和貨幣超發不無關係,中共國務院參事夏斌10月20日表示,近年來中國貨幣超發現象確實給經濟帶來很大隱患。一方面貨幣過多導致產能嚴重過剩,另一方面需要資金的中小企業又拿不到錢,導致銀行開始借新還舊,社會資金鏈條非常脆弱。

夏斌稱,M2/GDP在某個時點上甚至達到了200%,中國這麼高的比例確實蘊藏著風險。大量貨幣流入市場,意味著消費物價指數(CPI)始終面臨上漲壓力,在一定意義上導致了房地產泡沫的形成和產能的部份過剩,客觀上也促成了地方政府通過各類地方融資平台籌集大量資金。

夏斌認為,要真正保持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貨幣投放過多的現狀就不能再持續下去,已經有個別案例顯示銀行出現了龐氏騙局,其不斷接款不是用來放款,而是全力維持,只還利息不還債。

10月21日,中共總理李克強作經濟形勢報告稱將縮進貨幣政策。李克強表示,廣義貨幣供應量M2已經是GDP的兩倍了,再多發票子就有可能導致通貨膨脹。惡性通貨膨脹,不僅干擾或者破壞市場,甚至造成人心惶惶。

房企缺錢香港發債 50天融資52.5億美元

被縮緊貸款的房企缺錢而多方面融資,還把目光投向了境外。中資地產商開始了「瘋狂發債」,業內人士稱,每天一檔新債,開發商的胃口好像無底洞。

綜合惠譽、穆迪和香港交易所的數據,從9月份開始,共有9家房地產公司在短短50天內發行超過52.5億美元的債券,這還不包括萬達商業地產即將發行的大額美元債。從發行目的分析,無外乎債務再融資和拓展業務買地。

學者稱明年將出現實際破產城市

據大陸媒體11月6日報導,經濟學者葉檀撰文稱,縮緊的貨幣政策,對於高負債的企業是個致命打擊,無論是製造業、房地產開發企業,還是如今激進投資的機構,他們將發現借貸成本越來越高。最經典的案例是,那些通過高利貸進行過橋貸款的製造企業,一旦銀行拒絕續貸,立馬人間蒸發,只能卷包而逃。

葉檀表示,以房地產業為例,負債率高企的房企未來風險不可測,一旦土地資產不再值錢,預售款下行,明年會有一些中小房地產企業破產。按照今年半年報,房地產業的資產負債率已達71.28%,是過去10年年報的最高值。

對於負債率高的房地產企業,葉檀認為,隨著三、四線城市房地產泡沫消退,土地不再值錢,城市債務水落石出,某些中小城市將步泡沫城市的後塵,出現實際破產。

房地產泡沫破裂將殃及國企

經濟學家陳志武近日也表示,中國目前的房價繁榮很明顯跟貨幣政策的推動非常大的,貨幣政策絕對是非常關鍵的推動力。如果沒有這麼多的流動性,在中國社會中間流轉,房價也不可能漲到今天的這個地步。

今年頻出的「地王」背後多現央企、國企的身影,一百多家央企裡面,很多都有自己的房地產,一旦房地產泡沫破裂勢必殃及這些企業。陳志武稱,這些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不管是北京還是上海陸家嘴,還是其他地方,標誌性的樓房、樓盤,相當多的就屬於這些國有企業。這些國有企業的主業跟房地產是相距十萬八千里。

陳志武勸告擁有房產的民眾:千萬不要指望著只有中國人的房價總是可以往上漲,還是趁現在房價比較高,漲得比較多,然後需求也比較高的時候,把很多套房子賣出去,至少要減持一些。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dajiyuanren@gmail.com

(責任編輯: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