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新聞(卑詩)

液化天然氣廠帶動Kitimat發展

3間液化天然氣廠創1,400就業 原住民要技術培訓 爭取長久工作利益

【大紀元2013年12月31日訊】 十年前,卑詩西北部加地美港(Kitimat)還是一個一文不名的沿海小村,原住民們沒有工作,更談不上經濟發展的前景。但近些年來,隨著各大原油公司在這裡落戶,人們購買或租用原住民保留地,同原住民合作開發興建3間液化天然氣工廠,加地美港已經成爲一個炙手可熱的小城。加地美港的海斯拉(Haisla)原住民部族酋長羅斯(Ellis Ross)正期待著一場經濟的突飛猛進,但同時他也擔心,這些工作不會長久。

  

近幾年,建築工地已悄然在加地美港出現,工人們紛湧而來,預計2014年還有更多的工作機會。這3間液化天然氣廠在2020年全部投產後,將全面出口到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預計在未來30年會創造1,400個就業職位,經濟收益達6,000億元。

  

據能源產業內部的分析表明,業內存在大量的技術崗位緊缺,尤其是在卑詩省大力發展原油產業的當下,人才緊缺成爲潛在的發展瓶頸。卑詩省長簡慧芝(Christy Clark)預計,卑詩省的能源發展將會創造10萬個就業機會。

能源產業令居民每人都有一份工

羅斯回想2004年,當第一家原油公司來到加地美港時,他的部落議會對於談判沒有計劃,經濟發展前景一片灰暗。雖然他見證了每一個商業開發案的落敗,但最終他的部落希望通過經濟發展和同原油公司的合作,來改變當地居民的生活狀態。

  

他說,那時部落們就在考慮如何讓居民能獨立、擁有一份工作,不再依靠福利,目前居民們只要願意工作,就都能有機會,包括那些有犯罪記錄的人,一個有長期犯罪記錄的當地居民,也被僱傭了。

  

雖然目前加地美港的原住民基本上每個人都能有一份工作,但大部分都是臨時工。爲解決這個問題,部落成立了一個經濟發展委員會,負責聯絡業界、政府和各類機構,希望通過建立政策和目標來確保爲當地人提供培訓。而目前部落是唯一這麼做的組織,因為羅斯意識到,如果不能爲足夠多的人提供培訓,這些原油公司就別無選擇的會從外地聘用工人,甚至從卑詩省外和加拿大境外。

當地居民需培訓 確保永久職位

羅斯希望原住民和當地的居民能優先得到這些永久性的技術工作崗位,包括管道工、電工、裝配工等等。他感到,最迫切的就是爲本地原住民提供職業培訓。他歡迎政府、私營和公營機構共同為加地美港提供長期的就業機會。

  

於是,羅斯決定舉行一個就業峰會,屆時原住民、培訓機構、政府、業界和工會都會聚集一堂,探討如何在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的同時,爲當地帶來長遠的經濟利益。羅斯和他的部落議會希望業界和政府能制定一個明確的政策和目標,保證當地人能夠得到所需的培訓,並從未來的能源發展中得到最大的利益。

外來人口湧入 當地房源緊張

加地美港女市長喬安妮‧莫納漢(Joanne Monaghan)表示,隨著小村的名聲大噪,人潮湧進,令當地的8500名居民,確實碰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

  

例如,藉機抬高房租的房東,會以公寓改建之名驅趕租客,將原本600元的租金抬高到1800元,令當地的可負擔住房隨之消失。目前,已經有十幾名當地居民被從公寓中趕出,她正在爲他們想辦法找可負擔住房。這些事令從神學院畢業的莫納漢非常苦惱,她常常半夜醒來,思考這些事情。爲此,她已經開始同那些計劃在當地興建更多可負擔住房的開發商接觸,但是開發商最早要等到明年中旬才能準備好。

  

莫納漢強調,加地美港住房緊缺是一個最新出現的現象。早在2007年3月,加拿大統計局還例舉加地美港是加拿大人口急劇下滑最大的小村,當時房屋空置率高達44.5%。莫納漢最大的目標就是確保當地居民生活幸福、健康和有住房,安居樂業。◇

責任編輯: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