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評論

【顏丹】如此奢華的食堂說明了甚麼?

【大紀元2013年03月31日訊】「反腐倡廉」的大風刮過去沒多久,各大政府機關和國企部門便開始重振旗鼓,全新打造可供其公款吃喝和享受奢靡的消費環境。官員們的精明巧思均在此番打造中表現的淋漓盡致,各種新招頻出,令人歎服。

在各項禁令的恫嚇之下,他們首先在公款吃喝的場所上絞盡腦汁。由於高檔會所、飯店太過招搖,各級政府部門紛紛將自家食堂打造成吃喝宴請的最佳場所。經過一番裝潢和巧妙設計之後,煥然一新的食堂與以往的功能和格局大有不同,其內設單間的豪華程度可堪比五星級飯店。某位官員毫不避諱的坦言道:「勤儉節約的要求太苛刻了……我們被迫轉入地下。只要不被大眾媒體或老百姓抓到,上級就不會懲治我們。」「這種做法……全國許多省份均是如此。各地有很多辦法可以避開上面的規定。」

除了政府機關以外,「國」字打頭的大型企業也不能免俗。一直以來,他們與政府千絲萬縷的關係都是通過宴請這種方式得以實現和維持的。如今高檔酒店不能去了,那麼企業對內部食堂的重新翻修和改造就顯得尤為必要。儘管外牆和門臉與之前的食堂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但設在食堂大廳深處的豪華包間可謂是另闢蹊徑,設計獨到,集萬千奢華於一身。這樣看起來不但不會惹人注意,而且又能達到宴請官員的檔次和級別,使官員滿意。

如此花費心思的打造足見政府及依附於政府特權的企業、公司在公款吃喝上是如何下足功夫的。除了對場地的巧妙設計、奢靡裝潢之外,真正落到實處的消費則更加證明了官員貪腐的底氣和決心。包間裡,餐桌上,那一道道美味佳餚就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所有的菜品與酒水都是匠心獨運,與普通宴會有著天壤之別。一位食堂的管理者如此描述,他的食堂絕對不做以鮑魚、魚翅、龍蝦、野味為材料的菜式,「因為上級規定不能做,這是規矩,傳出去說不清。」所以使用蝦蟹、瑤柱、元貝、花膠、海參這類菜品則更為合適。看起來既精緻、講究,價格又不至於太張揚。更出人意料的是,白酒也做了全新的包裝。酒水之中,茅台早已被稱為「國酒」,是政府內部宴會中必不可少的佳釀。如今為了掩人耳目,茅台被脫下了貼著標籤的白瓷「外衣」,隨之換上的是礦泉水瓶子。

上述種種煞費苦心已然暴露出中共官員欲將「貪」進行到底的那顆不知悔改的心。從裝修食堂到為茅台換裝,從巧妙設計的豪華單間到刻意挑選、安排的宴會食材,這些處心積慮的招數不過是長期依賴公款消費的貪官為自己尋找的更加隱蔽的貪腐方式。對他們來說,「貪」早已成為不需要任何外在刺激的本能,將取之於民的財富揮霍於觥籌交錯之間本就是天經地義的,根本不需要經過大腦,更不需要對得起天地良心。

據一位長期與官員打交道的企業人士分析,造成「餐桌上」貪腐的一個重要原因實際上源於每年中央下撥的政府花費預算。如果各級政府沒能把年度預算花光,那麼轉年得到的資金就會減少。因此,既然不能在政府部門以外消費,也不能外出宴請,那麼重新裝修食堂就是確保年度預算被用光的一個好辦法。這樣看來,如果沒有每年的巨額花費預算,也許官員的貪婪之心並無施展的舞台。在無人監督的極權體制下,這一筆筆民眾上繳供政府管理的巨額預算就這樣淹沒在官員的奢靡消費中。這筆錢應該怎麼花,花在甚麼地方,民眾無權問責。而對於官員來說,能「花出去」才是最重要的。

如此說來,儘管反腐的陣勢強極一時,反腐的禁令甚為嚴苛,但官員們仍然有恃無恐,該吃則吃,該喝則喝,「對策」出台的速度比禁令還要快。究其原因,不過是因為中共專制下,黨官的權力凌駕於律法之上,貪贓枉法盡可得以庇護。以謀利營私為目的的政治體制不斷縱容官員的貪慾,成為造就貪官的罪魁禍首。因此,剔除貪官的根本不在於設立甚麼隔靴搔癢的禁令,只有從根本上廢除早已違背公平和正義的獨裁體制,才能真正解決中國當下「無官不貪」的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