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大陸不計成本辦賽事 賠本賺吆喝

【大紀元2013年04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中共各地方政府以至中央熱衷爭辦賽會,做形象工程為政績掙面子。資料顯示,上海舉辦F1中國站比賽,投入總成本超過60億元人民幣,7年收入總計不到4億元。由中共政府主導舉辦比賽,付出高昂代價實際辦賽效果卻不盡人意,對舉辦地來說變成「賠本賺吆喝」成為中國特色。

研究表明:不計成本辦比賽只能「賠本賺吆喝」

4月12日開始,上海國際賽車場將完成一場中國站的比賽,在此後的兩天內,被稱做全球最「燒錢」的F1大賽在這裡進行。

2004年,當賽車運動剛剛開始在中國起步時,F1這一全球頂級賽事就在中共政府主導下被匆忙引進。在各地方政府都在積極打造城市「體育名片」的時候,上海當局為此付出的高昂代價備受爭議。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F1登陸中國的10年,本應是中國賽車運動實現跨越發展的黃金十年,而事實上卻是失去的10年。這10年中,中國各類賽車比賽五花八門,很多地方均以引入一項賽車比賽為榮耀。實際上卻只是地方政府、汽車廠商、運動協會「共享繁榮的盛宴」。

據上海媒體披露,上海國際賽車場的一期共投資26億元人民幣,F1舉辦費前7年共計約人民幣11.62億元,每年電視轉播權購買又是1.5億元。前7年F1中國站的總成本近50億元人民幣,平均每年成本為6億多元人民幣,加上2011年與2012年的10億元投入,在過去9年裡,F1中國站的總成本超過了60億元人民幣。

而上賽道在第一個合同期的7年裡,收入只是基本的門票收入以及相關的旅遊、紀念品等收入,7年總計不到4億元。有知情人士分析,如果沒有F1,投資巨大的上海國際賽車場將無所適從。所以,上海只能繼續承辦F1。

上海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研究中心陳錫堯教授表示,上海不計成本地引入F1,無論此後官方如何高度吹捧F1中國站給上海創造的綜合效益,都無法否認這項比賽也是上海可能要揹負很久的包袱。

有分析人士揭露,近些年以提升城市形象為最大訴求,中國很多城市紛紛引入國際賽事,一些賽事的運動項目甚至在國內毫無群眾基礎,這些賽事能夠吸引觀眾的最主要理由就是「看熱鬧」,但實際辦賽效果往往不盡人意,對舉辦地來說就成了「賠本賺吆喝」。

各種賽事投入資金被指浪費嚴重

對於辦賽經費的使用,華南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教授盧元鎮的研究顯示,中國許多大型賽會由於沒有嚴格的預算和決算制度,一些環節耗資巨大卻效率低下。官員們對辦賽經費不花白不花,直到花完為止,這已經成了官場的慣例。

和上海F1大賽相似投入巨大的賽事還有很多,大運會投入資金140億人民幣,收入合計12億。北京當局為籌辦奧運共投入資金3千億人民幣,其收支沒有明細至今仍是本糊塗賬。

有消息稱,目前中國各類賽會規模越來越大,耗時越來越長,有相當多的水分。「注水運動會」大大增加了辦賽成本,給交通、接待、環保、安保等各項籌備工作帶來極大壓力,辦一次賽會幾十億、上百億元的驚人投入早已司空見慣,而中共官員們從中貪腐,為個人謀取好處。

(責任編輯: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