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評論

【陳思敏】天津私募騙全國 誰導演這場驚天大案?

【大紀元2013年04月05日訊】 天津,全國私募股權基金的集結地。可是天津私募,卻是「中國第一騙」。其瘋狂行騙的氣燄前所未有,讓全國許多人從此在討債中度日子,赴天津「要錢」的人更是絡繹不絕。天津私募的返利吸金比溫州民間的高利放貸還要吃人,是誰在幕後催生主導這場上千億資金流失,上百萬受害人遍佈全國,甚至波及港、澳、臺投資人的驚天大騙局?

2007年3月,張高麗調任天津市委書記。中央只是要把天津打造成中國經濟第三極及北方經濟中心,但好大喜功及另有企圖的張高麗,不但要讓天津超越北上廣深,成為全國經濟中心,更要成為中國的曼哈頓。於是私募股權基金,成了張高麗發展天津經濟的靈丹妙藥。

在張高麗的大力推廣下,天津從2007年起出臺系列的財稅優惠政策。再加上市、區兩級領導的配合廣招,於是各路私募股權基金大量在天津全面開花。據天津工商局的資料顯示,截至2011年底,登記註冊的私募股權基金公司爆增至2396戶,佔了全國2/3,註冊資本達4409.51億元。

顧名思義,私募就是私下洽特定人募集,不得公開面向大眾集資。在2008年11月,天津市出臺《天津股權投資基金和股權基金管理公司登記備案管理試行辦法》中,詳細規定:(一)人數限定。股份制私募基金,投資者人數(包括法人和自然人)不得超過200人,合夥制私募基金,合夥人人數(包括法人和自然人)不得超過50人。(二)不得定期返息。投資必有風險,私募合同的投資收益不得明確保本返息。(三)不得公開募集。如果採取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短信等途徑向社會公開招募,就符合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四)基金公司需配備3名以上高管,且至少2年以上股權投資或相關業務經驗並承擔投資管理責任。

但自己立法自己違法的天津政府,對私募基金都採「非禁即可」的負面審批。由此催生出的一堆空殼公司,不要說只要2000塊錢就可以成立一支基金,很多都是虛構資產擔保、投資項目與高利的老鼠會。不能保證獲利的私募,卻以月息5至6分到處譁眾取寵。不能公開招募的私募,更打著天津政府紅頭檔的金字招牌,在全國各地公開招搖撞騙,有的招騙活動甚至直接開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釣魚臺國賓館,招募現場更是一堆領導排排坐著背書。而管理龐大私募投資基金所謂的高級管銷人員,很多都是有犯罪前科和剛剛出獄的人。

紙總是包不住火。在2010年,天津登記註冊的私募股權基金公司只有917家。但在2011這一年,當許多基金都已經陸續爆發無法還本付息的違約糾紛時,天津政府仍然在一年內的時間,突擊核准1479家私募股權公司的營業執照,比前幾年的總和還要多。同時,天津政府還刻意封鎖私募詐騙案的消息,向投資人隱瞞真相,繼續把眾多百姓蒙在鼓裡。

因為在2011這年,要為自己打造18大入常政績的張高麗,豈容輿論評價有半點差池。而一心一意圖謀兩會後晉身國務院副總理主管經濟工作的張高麗,哪會心疼那些因他而被吞噬的龐大民間資金,都是許多人一生打拼的血汗錢,養家餬口的活命錢,開刀治病的救命錢。但紙終究包不住火,看著各地投資人高舉「天津還錢!張高麗還錢!」的標語,都在控訴:時任天津一把手的張高麗,還要害死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