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窮人並不愚昧 壓力致做出錯誤決定

人氣 107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9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貧窮的惡性循環似乎事出有因。一項最新研究顯示, 貧窮會影響人們的思考能力,巨大的財務壓力會降低人們處理日常生活問題的心智頻寬。

NBC新聞網報導,研究人員進行了一系列的測試後發現,在遭遇修車費提高或薪水調降時,較富有的人會停止擔心並做出較佳的決策,但財務較拮据者會擔心很多並通常做出較差的決策。

參與該研究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沙菲爾(Eldar Shafir)表示:「當你非常非常聚焦於你所缺乏的事物時,你會盡可能努力於想獲得更多,甚至會以犧牲其他事物為代價。」

同樣參與該研究的哈佛經濟學家穆拉伊納丹(Sendhil Mullainathan)說:「想像你 坐在電腦前,但電腦的運作很慢。不過,當你意識到電腦在背後下載龐大影音檔時, 你就會知道不是它變慢,而是它同時做著其他事。我想這跟我想表達的事情有異曲同工之妙。」

研究人員進行了兩項實驗,一個是針對新澤西州購物中心的消費者,另一個是在印度甘蔗田的農人。

在第一項實驗中,他們給101名購物者提出一連串的問題解決測試,如詢問他們如何處理一個5%、15%的折價或緊急的150美元、1,500美元的汽車修理費用。他們同時還被要求在電腦上進行簡單的智商和集中度測試。

購物者平均年收入7萬美元,最低的僅2萬美元。實驗發現,當汽車維修費變貴或薪水被砍更多時,這些年收入較少者的測驗表現比收入較高者顯著差很多。

沙菲爾教授認為:「這不是因為他們的心理改變了,兩次時間都進行相同的測試。改變的只是要花多少錢修車。修車會突然讓其注意力轉移。當修車費便宜時所有人一樣聰明,但修車費變貴時收入少者就沒那麼聰明了。」

在印度鄉下的實驗中,甘蔗農每年僅獲得一次收入,但收成後他們現金滿滿,但在收成的前一個月他們卻一貧如洗。當他們陷入財務困境時,做的決策都很差,甚至向別人借錢的機會會多出一倍。

該研究報告稱:「這不能用時間、營養或工作努力的差別加以解釋,也不能用壓力來解釋(儘管農人在收成前表現出更大的壓力)。而是貧窮本身降低了他們的認知能力。」

「窮人利用較少的預防性健康照護,較不按時吃藥,較不遵守約定,生產力較差,也是較不關心小孩的父母,更是財務的最差管理者。這些行為現在正困擾著他們,但他們更困擾的是自己會再進一步貧窮。」

沙菲爾建議:「你能做的唯一事是擴大其頻寬,你必須讓他們採用更簡單的方式進行思考。」富人或許有保姆、會計師和司機來幫他們分憂解勞,讓其可將心思專注於別的事情上。

窮人則常因社會不公、小孩看護不可靠、交通擁塞和房屋問題而疲於奔命 ,「你怎麼幫助這些需要更好財務管理的人呢?最好給他們穩定的收入,而不是給其零散的收入。」

他說,給予這些按月交租給地主的農人賒帳可能對他們會有幫助,即使簡單的社會福利也可幫助他們。他還說,讓他們分心的不僅是貧窮,食物不足和資源稀少也會讓他們分心。任何食物、時間和金錢的不足都足以使人們分心。

協助沙菲爾等人完成這份研究的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心理系助教授趙佳英(音譯 )說:「先前的研究會將貧窮歸咎於個人的失敗或環境不利於成功。但我們認為財務 資源缺乏的本身正可導致其認知功能的失調。財務困境真的可以成為貧窮的一項成因 。這意味著這些人無法專注於需要關注的其他生活事物。」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經濟衰退 專家擔心美國高自殺率再現
調查:大溫北岸居民最有幸福感
調查:難以負擔 美家庭削減教育基金儲蓄
愈窮愈易犯錯?英研究:為錢煩傷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