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人禍

香格里拉古城大火 災民痛述救援緩慢損失慘重

【大紀元2014年01月14日訊】(自由亞洲記者喬龍報導)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獨克宗古城上週六被大火毀於一旦,數百間房屋被夷為廢墟。對於這次災難,輿論質疑為何救援緩慢,造成重大損失,當地官員星期一接受本台採訪時辯稱,他們在事發後十分鐘就抵達現場,而一位死裡逃生的納西族女孩對記者說,她被大火驚醒時,已燃燒一個小時,但還是未見消防員,家中的物品都被焚。

雲南著名風景區香格里拉縣獨克宗古城上週六凌晨1時37分發生火災,十多個小時後熄滅。這場大火將一千三百多年歷史的古城毀於一旦,除造成約二百五十棟房屋、商舖、基礎設施毀壞外,古城內部份文物、唐卡及其他佛教文化藝術品亦被燒燬。當地一家客棧的主人星期一告訴記者:「前天晚上發生,古城區等地,救援還在進行中」。

據一現場目擊者發微博稱,大火延續近15小時是因為消防栓裡沒有水,許多人看著自己的產業被燒,但消防隊半小時後才來。但香格里拉官方否認消防車救援不及時,並稱消防隊無法第一時間進入火災現場主要是因為古城許多街道、巷子狹窄,消防車無法進入。當地一家客棧「畫山別院」的負責人龍瑩在網上發帖稱,大火次日大雪一場,更添寒意,許多人身無旁物,有人已無家可歸,他呼籲外界捐出冬衣,寄往當地,在1月28日之前,災民可前往領取。記者多次致電龍瑩提供的電話,先是無人接聽,後是關機。

古城管委會一職員週一接受本台採訪時說,調查人員正在現場勘查:「火都撲滅了,然後下了兩場大雪」。

記者:很多人是不是沒有衣物?

回答:對。現在我們就急需這些。

記者:民政局有沒有送衣物上去?

回答:這些他們有些是政府在解決,我這裡綜合科是不涉及這方面。

對於媒體報導這場大火造成約一億元人民幣的直接損失,這位職員說,損失情況目前正在統計:「準確數字肯定還出不來,我們這個地區確定沒有傷亡」。

記者:聽說很多文物都被燒了?

回答:沒有,那個確定是沒有,我們最大的文物是龜山(公園),龜山保住了,它的邊緣的火撲滅了,我們的龜山在。

記者:如果重建,需要多長時間?

回答:這個要專家過來評估。

火災發生時,正在家中睡覺的納西族何小姐告訴記者,大火燃燒一個小時後,她才被屋外的呼救聲驚醒,但未見消防員。

記者:聽說消防員是在大火燃燒半個小時才到場,是嗎?

回答:對啊,是一個小時吧。

記者:一個小時才到啊?

回答:對啊,一個小時吧。

記者:那些文物都燒燬了嗎?

回答:可能燒燬了吧。

這位納西族的何小姐向記者講述事發情景時說:「我們睡著了,我們是在燃燒的那一家旁邊」。

記者:是在你們隔壁嗎?

回答:對,然後我們聽到人在喊才醒來的,看著一半房子都要燒完了。

記者:你們跑出去看的時候,已經燒了多久?

回答:他們說是一個多小時了。有煤氣罐爆炸,所以害怕,不敢進屋。

記者:那個時候,有沒有消防員到場?

回答:沒有。

記者問是否缺少御寒衣物,何小姐的回答是肯定的:「肯定缺,我們的衣服全部燒掉了,連鞋子都沒得穿,又下雪,冷死了」。

記者:民政局有沒有給你們物資,送衣服、送鞋?

回答:有送的。

古城管委會的王先生說,民政局已在安排對災民的善後救助:「民政局已經安排災區的酒店,給他們住。(物資)缺肯定是缺的,但是由民政局安排,他們的安置點也在進行中」。

管委會辦公室另一位官員李先生對記者詢問在救火過程中是否出現消防員營救不力,他作出辯解:「說半個小時(才到),肯定有點誇大了,因為我們管委會人員到時,他(消防隊)已經到了,估計有十分鐘」。

記者:網上有人說消防救援不及時?

回答:這個倒沒有,因為燃燒的房子是特殊的結構,都是木製結構,是易燃物,裡面有一些更加易燃的東西,再遇到促燃的東西,火就更加劇了。比如液化灶也是易燃物。

對香格里拉大火造成的損失,北京《新京報》星期一發表社評「有預見為何無防範」,稱一場大火,讓千年古城幾近毀於一旦,著實讓人痛心。不過火災的發生並非偶然,此前就已警鐘敲響。新華社的報導就提到,早在2012年,一篇來自雲南迪慶消防支隊、標題為《淺談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消防安全現狀及對策》的文章指出,「古城由於建築耐火等級低、建築佈局特殊等原因,消防安全現狀不容樂觀。」社論稱,有預見卻無防範,這實在是個悲哀。消防部門的責任無疑首當其衝,地方政府的責任同樣難以推卸。

西藏作家唯色認為,當地各種酒吧、商店、客棧等等,以及仿古的旅遊景點,存在很多安全隱患,而這種商業化加速了隱患的爆發。

(責任編輯:李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