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長廊

源自唐三彩陶藝 臺灣交趾陶展現傳統美

【大紀元2014年11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報導)交趾陶為中華傳統藝術,是中國南方與臺灣傳統中式建築(如廟宇)的裝飾,源自唐三彩,是一種低溫彩釉軟陶,早期常見於建築及寺廟上用於表達民俗故事,一般以忠孝節義或古聖先賢為創作題材。

「傳心榮彩--吳明心、吳榮之交趾陶創作聯展」於臺灣嘉義市交趾陶館特展區展出,展期至11月30日。交趾陶大師吳榮14日接受記者採訪表示,中國大陸在文革後,交趾陶就斷層了;只有在臺灣一直成長,現在不只是在廟宇、建築上,也延伸到建築的裝置藝術,而且交趾陶已經和生活做結合,走到藝術創作的領域。

吳明心(1961-)、吳榮(1963-)兄弟出生於臺灣雲林縣斗六市,他們師承已故嘉義交趾陶大師林添木,吳榮比哥哥吳明心更早投入交趾陶創作領域,他已有30多年的交趾陶創作資歷,2012年榮獲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評選第五屆「臺灣工藝之家」,同時應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邀請擔任駐校藝術家。

吳榮交趾陶創作《九龍如意》。(吳榮)


吳榮交趾陶創作《玉兔嫦娥》。(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吳榮交趾陶創作《齊天大聖》。(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吳榮交趾陶創作《鐵扇公主》。(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吳榮表示,交趾陶是傳統文化,對我們心靈上是一種寄託,在以前是生活必需品, 像借用吉祥獸擺在屋裡,古時就有避火、避水、招財、納福的這些典故。他說,早期廟宇的交趾陶是半立體,臺灣的交趾陶在材料取得更容易及燒窯條件更好的環境下,陶藝的工藝技巧都比以前更好,現在完全呈現3D立體結構,他在創作《齊天大聖》及《鐵扇公主》等作品時,可以呈現出張力很大的動感。

【交趾陶_文化藝術】吳榮三十年傳統功力 交趾陶演繹創新



吳榮交趾陶創作《觀音大士》。(吳榮)


吳榮交趾陶創作《畫龍點睛》。(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吳榮交趾陶創作《福祿壽》。(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吳榮創作的交趾陶作品,堅持用「寶石釉」配釉技法,這麼多年來都堅守在臺灣。他提到,早期很多人會到大陸去大量生產工藝品,用一些化學色料來代替釉色,他們為的就是想獲利,會把交趾陶的品質拉下來。他希望在臺灣做出屬於自己陶藝的文化,去跟新一代的年輕人做結合;他的作品融合歷史故事與文物的精髓,讓藝術更接近大眾化與生活化,積極扮演交趾陶藝術的傳承及研究者。

吳榮交趾陶創作《麻姑獻壽》。(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吳榮交趾陶創作《鍾馗嫁妹》。(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傳心榮彩─吳明心、吳榮之交趾陶創作聯展」

臺灣嘉義市交趾陶館的特色主題展覽,邀請吳明心及吳榮兄弟聯合展出精緻創作品,除了展現他們的陶藝技巧,也希望民眾可以透過作品欣賞,了解藝師的師承脈絡,及探掘交趾陶藝師的創作風格及技法上的同異,一窺雲林吳氏兄弟的交趾陶創作面貌。

吳榮交趾陶創作《九氣爐》。(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吳榮交趾陶創作《胭脂水粉》。(吳榮)

吳明心從事交趾陶創作20餘年,屢獲國家工藝獎等重大獎項,2001年入選第一屆國家工藝獎陶瓷類獎,2009年獲得嘉義市文化中心全國交趾陶葉王獎第一名。他說:「我熱愛交趾陶藝術數十年如一日」,交趾陶豐富的線條 、瑰麗的色彩,加上賦予了生命的多變造型,處處洋溢吉祥歡樂氣息, 讓人愛不釋手,也讓他醉心其中,不斷鑽研創作。

吳榮交趾陶創作《文民飛龍壺》。(吳榮)



吳榮建築上的裝置藝術交趾陶創作《白鴿》。(吳榮)

臺灣嘉義市政府文化局侯嘉政局長表示,吳榮《風調雨順》與吳明心《音樂的饗宴》兩件作品在2001年及2009年獲得文化局永久典藏,他們對於交趾陶的工藝表現都是國家級的,相信在吳氏兄弟對於交趾陶的堅持與努力下,一定會讓交趾陶藝術持續發光發熱。**

責任編輯:李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