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藝術家劉美齡個展「觀層」

記錄生活與想像的軌跡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4年02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藝術家劉美齡將日常物品或回收舊物組合拼貼,以水拓、拓印和整理等方式創作,讓物質結合情感體驗,記錄當代生活的軌跡。中原大學藝術中心舉辦「藝.集2014典藏精選展」,展出書法、水墨、油畫、版畫、壓克力繪畫等13件作品,呈現藝術多元媒材與主題,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作品加入中原大學,豐富校園藝文。

從生活整理、資源回收的分類過程中,藝術家劉美齡探測掃描日常生活中的物件,合組物質與非物質的痕跡,進而嘗試創作的可能性。劉美齡將原有的生活物件,以拓印、水拓方式,轉印成為視覺表現的元素,記錄著當代生活的軌跡。這些手工壓印的痕跡,因顏料的厚薄、力度的差異,產生了不同的印觸痕跡,進而體驗生活的多樣性與趣味,也能在其中尋求自身內在精神與社會結構間衝突的平衡。

《陸放翁帖》為國寶級書法家黃群英老師所贈,中心入口處「藝術中心」四字也由黃群英老師所題,筆法蒼勁有力、一氣呵成。《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賽德克巴萊》為臺灣碩果僅存之電影看板畫師謝森山創作,筆觸細膩,色彩豐富,人物栩栩如生。此外,有以自然、花卉為題的創作,如《春意如畫》、《戴安娜玫瑰花》及《自然之音》,或表現虛實、人們內心與外在二元對照的《關於浪的軌跡與2》、《場與景的對位》及《紙箱》。另有以漫畫、插畫,富有童趣的創作《好像約好似的集體歡呼Applause》,以及施政廷老師的《月光》,《月光》獲2013波隆納插畫展殊榮,作品創作靈感來自於他長年在陽台上畫畫心情,表現了創作時的內心世界。

藝術家江定宇以壓克力顏料及泥漿製作,在台灣從南到北各地取得泥土,溶成泥漿後潑灑在帆布上,再不斷傾斜移動帆布,泥漿隨著蒸發逐漸乾涸成暈染或放射圖像。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