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南隨筆】我這是在美國麼?

---紐約法拉盛住遊記

作為滯留北美多年的老愛國華僑,俺這近百年基本在美國的中部平原小鎮、南方大城郊外等地方居住。習慣了青山綠水,地廣人稀,藍天白雲,新房新建築,寬敞乾淨的地方。俺一直以為這是典型性的美國風景環境。對於牛妖城、指甲歌等超大都市,我一直不喜歡,認為是人類發展的怪物性結果。

俺多次路過牛妖城,到過曼哈屯,屯裡的中國街,也登上過當年高聳的世界貿易中心。既見識了牛妖城的大氣輝煌,也知道了它的擁擠和破爛地方,比如哈萊姆區。當年給黨組織的思想匯報中,我堅定地指出,牛妖城這地方,如果不是雄心大志想賺大錢的人,最好還是別來混。它既是美國,又不是美國。想來美國享受山清水秀的,千萬別去牛妖城。這句話的意思是,能賺大錢的人,自然會住在曼哈屯的好區,不在乎房價貴。雖然也擁擠點兒,可方便。還有各種文化地方可去,各種世界級的活動可參加。

要是你萬一賺不了大錢,比如俺這種村支書助理級別的,牛妖城周圍也有的是地方可去。出甚麼價碼就有甚麼東西讓你享受。老華僑們去中國城花七八百找個小屋就幸福的不知道咋慶祝了。要是再省點錢的話,花四五百元還可以在那裏找個床位。聽說還有更狠的主兒吶: 一個床位也可以再分租,白天黑夜輪著睡。每人一月不到三百就足夠了。總體而言,大牛妖城周圍環境太龐雜陳舊擁擠雜亂,對於習慣小鎮,城郊生活的人來說,那就是紅樓夢中的劉姥姥進大觀園,毛爺的農民軍隊進上海,老幹部進了花花世界的境地,令人眼花繚亂,興奮、害怕、心裏發怵啊。

沒想到,幾十年後,俺居然不得不離開陽光明媚地大人稀的南方搬到令俺聞名生畏的大牛妖區謀生了。這次是俺第一次近距離地觀察牛妖城,走進中國街。那老毛早年常說的同工農兵一起同吃同住同勞動的生活,就這麼突然開始了。當然,俺過去在南方也是紅軍戰士甲工農赤衛隊員乙的生活,但那是村裡,鎮頭的見識,這是在世界頭號大城牛妖周圍。 大不一樣麼。

初來咋到曼哈屯,中國街那邊,在俺眼裡,破屋爛樓,狹窄街道,各種招牌亂七八槽,各種小飯店、雜貨鋪,滿街看上去跟俺長的一樣、唯一不同就是比俺尺寸小一號的亞洲人群。第一天到牛妖城的中國街,俺想找一個咖啡店買杯咖啡,走了幾條街也沒有找到。心裏念叨著這中國街沒有文化麼。等以後熟悉了俺才知道,不是沒有咖啡店,而是在那幾條街內沒有。當然,要是反過來換成俺們南方的城郊小鎮,除去咖啡店,你也找不到廣東雜貨店嘛。估計老廣們會嘀咕著,埃塞垓啊,沒個地方喫茶嚼鳳爪,多農村啊。逛了幾家雜貨店、菜攤,等俺從一個手機攤子裡買包走私煙出來後,突然有種從哪裏鑽出洞、時光倒流到上世紀廣東某個鎮頭的感覺。我居然不再覺得我在美國,有種熟悉感,好像回到神州某個鎮頭的環境了:滿街全是俺同胞們和看著像同胞們的亞洲人。有幾個白人、黑人在走著,估計他們是來中國進行民風旅遊的吧?

要去的地方在拉瓜迪亞機場附近。靠近另一個中國街,法拉盛區。據說這地方很繁華,俺從來沒有去過。從牛妖城中國街有地鐵可以直接到那裏,但是要先在牛妖城地下繞,轉車。我怕費事,轉丟了就不好玩了麼。打出租車,要四十元左右。有種華人經營的中巴每十五分鐘一次去法拉盛緬街,坐上一輛中巴去那裏才三塊錢。很方便。中巴能坐二十二人。不知道這司機想多賺點錢還是吃錯藥了。居然多上了二個人。我這第一次中巴經歷就這麼被他給毀壞了。他遞給我和另一個人一人一個塑料馬扎。讓我們坐在過道上,手裡抓著車座。心裏不高興,有心下車不坐了。但第一次來,不想添麻煩,咱就忍一會嘛。

車子在滿是坑洞的街道上顛簸著,穿行過無數低矮破舊的房子,無數雜亂的小店舖。車子裡的無線電傳來調度的談話。那是個道地的北京人,一口京片子。開車的東北人司機和北京人調度在協商。前面道路堵塞,要換條路線去法拉盛緬街。同車的有人在用江浙口音指點司機怎麼走。多親切啊。恍惚間,我以為成了北京通縣城關的建築民工吶。到了法拉盛緬街下車。看到英文路牌,才明白這所謂的緬街就是主街的意思。看中文報紙多年,一直不知道緬街的英文意思,今天總算搞清楚了。這「矛塞頓開」的時間比當年陳景潤弄明白哥德巴赫猜想費的時間還長吶。

站在法拉盛緬街路口,俺這心裏感覺又五味雜陳了:熙熙攘攘的,人頭擁擠,比牛妖城中國街還熱鬧。破破爛爛的各種房子,還不如中國街呢。因為靠近拉瓜迪亞機場,巨大的飛機從街道上空轟鳴而過,噪音還蠻大的。

(待續)
(責任編輯﹕澤霖)

相關新聞
美國南卡大學吳克研究中心就台美中最新情勢舉辦「台灣關係法(TRA) 45週年」研討會
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阿拉巴馬建會失敗
喬州三城進入“日舞影展”主辦城最後15名
大法官阿利托遭田納西國會議員譴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