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麵包進入中國 主打原味牌

人氣 27
標籤: ,

【大紀元201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文婧德國報導)麵包對於德國人,就好像米飯對於中國人,只要一天不吃都會想。每日清晨,新鮮可口的羊角包,酥脆的棍式麵包,還有塗抹了果醬或者軟奶酪的全麥麵包伴隨著德國人開始一天的生活。下午回家,晚餐桌上擺著的是天然發酵的酸麵團切片麵包,上面鋪上冷肉和酸青瓜,簡簡單單的一餐結束了一天的繁忙。

德國麵包名聲遠揚,世界各地都能看到其身影。有一個說法,如果一個德國背包客在加拿大多倫多或者馬來西亞吉隆坡開一家德國麵包店,那麼他不久就可以駕著私人飛機回國了。當然這有些誇張,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德國早就出現了一個麵包師海外淘金熱了,但是這個比喻形象地說明了德國麵包在國外受歡迎的程度。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國出現了第一個味道純正的德國麵包房,不過,德國麵包在中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原汁原味的德國麵包店

一家名為Abendbrot(晚餐麵包)的店是最早進入上海市場的德國麵包房之一,2006年開張,使用德國進口的麵粉和配料。店裡的早餐單上寫著:2 個小麥麵包或1 個可頌,1個大扭結餅等等。可頌就是Croissant,大扭結餅就是赫赫有名的巴伐利亞Brezel,都是德國人餐桌上常見的麵包種類。

琳德麵包房(Bäckerei Lind)幾乎是和Abendbrot在同一時間登陸上海的。這家漂洋過海來到中國的麵包企業來自黑森州一個人口不到3千的小城Romrod,100多年來四代人一直在當地發展,黑森州以外連分店都沒有,那麼他們又是如何來到遙遠東方創業的呢?這要歸功於第四代Matthias Lind的中國媳婦Lexandra Chen (陳夢凝),讓上海多了一家飄著德國烘烤香味的麵包房。

18歲的德國學徒Alina曾經去上海Lind麵包店實習過兩個星期,德國烘烤協會特地為她在網頁上建立了一個博客,專門記錄她在中國的經歷,吸引了不少人圍觀。

北京的德國麵包房出現得更早,1998年「德國麵包師」店就開張了,麵包師來自德國漢堡附近,其家族麵包房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74年。先是退休的老麵包師夫婦喜歡上了中國的歷史文化,後來把兒子也帶來,一家人在北京開起了麵包房。

不僅北京上海這類國際大都市可以品嚐到剛剛烤出來的德國麵包,就連二線城市的住宅區也被德國麵包房佔領。德國小伙子亞歷山大‧摩根將麵包房開到了瀋陽和平區文安路住宅區內,不過和Lind麵包師不一樣,他不是科班出身,其麵包原料和製作工序基本都在德國完成,速凍後運到瀋陽,經過他再烘焙後,就可以吃了。

但是亞歷山大有他自己的優勢:中文流利。開麵包店以來,別的不說,他的中文突飛猛進,尤其是東北話。這個身高1.98米的德國小伙子下海開麵包房,頗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味道。

水土不服 原味坊退出中國市場

也有因為「水土不服」而失敗的例子。2012年12月初,正當歐洲人進入聖誕月的忙碌之際,在上海頗具知名度的德式麵包店原味坊(Qbake)悄然關閉了全部14家門店,離2010年第一家店開張僅僅不到兩年時間。

原味坊稱自己賣的麵包秉承了德國的原汁原味,剛開張時,旅居上海的德國人反響還不錯,但之後質量越來越不如人意,德國食客們紛紛在論壇吐槽:紐結麵包Brezel太硬,吃起來「如同橡膠」;本來應鬆軟可口的Berliner麵包「硬得跟石頭一樣」,之後還用諷刺口吻寫到:好在裡面的果醬還是軟的;一個節儉的德國父親破例同意他的孩子將原味坊的Brezel扔進垃圾桶,因為「這樣的麵包只能扔進垃圾桶」。有人分析原因,中國學徒沒有德國學徒那麼嚴謹,學會烤麵包後不長時間就開始製作不規範了。

德國麵包雖然也有以甜軟取勝的,但大部份以粗糧為主要原料,口感偏硬,種類較單一。而中國人更喜歡鬆軟口感較甜的麵包,但是原味坊未能從此處入手,留住中國顧客的心。德國人不喜歡,中國人市場也沒打開,關門成了必然結局。

不能不提的是,麵包不是中國人的主食,傳統中餐裡,早中晚三餐沒有一餐是以麵包為主食的。但是飲食習慣也不是完全不能改變,不少長期居住德國的中國家庭就已習慣了傳統的德式麵包早餐。

既能保持德國麵包的特點,又能迎合本土中國人的口味,讓麵包成為中國人,起碼是一部份中國人餐桌上的常客,在中國的德國麵包房都還沒有做到這一點。話說回來,讓人改變幾千年來形成的飲食習慣,也絕非易事,不過既然德國啤酒能征服中國人的胃,麵包也是有前景的吧?

(責任編輯:吳茵)

相關新聞
一位年輕女士從極力反對到喜得大法
十八大前民怨飆升 浙江老闆燒政府樓稱要同歸於盡
「中國製造」背後的血淚故事(下)
何清漣:習近平再在專制下混十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