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紐時:為冷卻股市 中共製造黑色星期一

【大紀元2015年01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中國股市週一暴跌7.7%,這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單日拋售。但是中共證監會主席肖鋼在同一天一個金融論壇上絲毫沒有顯示驚慌。因為,這場拋售基本上是證監會自己設計的。

《紐約時報》1月19日報導說,上週五晚上,中共證監會通過對三家中國最大的券商公司實施融資融券臨時禁令來打壓借錢投資股票。借錢給投資者讓他們買賣股票在中國最近的股市飆升當中扮演了很大角色。

遏制風險對肖鋼而言是重中之重。許多經濟學家和分析師說,過去三個月股市40%的飆升是不可持續的,是一個即將破裂的泡沫。

「證監會擔憂一些券商沒有充分遵守他們的融資融券運營規定,萬一發生市場調整,這可能導致他們客戶和券商本身的重大損失。」大和資本市場分析師Leon Qi說,「因此它『設計』了一個市場調整。」

金融監管機構協調行動

自從7月1日飆升65%以來,上海綜合指數週一下跌7.7%。

《紐約時報》報導說,證監會採取這個行動的更廣泛背景是,中國經濟放緩,央行降息和放鬆銀行借貸限制,分析師說,北京的整體目標是要確保寬鬆貨幣政策製造的新的流動性流向實體經濟,幫助創造就業,而不僅僅是衝進股市。

摩根斯坦利分析師Richard Xu在研究報告中說,金融監管機構的這些協調行動將給央行未來的貨幣政策提供更多靈活性,少一點擔憂潛在的副作用。

週一晚上,中共證監會發言人否認拋售是決策者聯合行動的結果。「不要過度解讀股市。」

打壓融資融券

《紐約時報》報導說,證監會週五說它調查了45個券商公司,並宣佈對其中三家實施三個月禁令,禁止它們開設新的融資融券賬戶。這三家公司是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和國泰君安證券,都是大型國營公司。它們被指違反規則,向大量客戶發放融資融券和證券借貸。

暫停融資融券新帳號的禁令可能對券商公司產生顯著影響。它們最近幾個月一直加劇這種活動。中信和海通利用它們自己飆升的股票價格宣佈發行新股,其中所得被用來進一步投資融資融券。

責任編輯:林詩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