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地產假資訊氾濫 學者:房市分析師應有執照

人氣: 63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5年10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蕭軒台灣台北報導)雙北市購屋痛苦指數逐年攀升,房價所得比在世界城市名列前茅,其中台北市更高達16.16倍,遠低於國際認為合理的3~6倍之間。學者表示,部分業者刻意篩選資料,發布誘導市場走向的錯誤資訊,就是市場亂源,明德財經科技大學副教授花敬群表示,「房地產也應比照股票證券市場,解讀資訊必須取得證照。」

花敬群舉例,3年前媒體報導明顯錯誤的資料,稱單月內,南港區房價跌四成、松山區漲12%,顯然是錯誤資訊,卻無人管理。

此外,目前台灣實價登錄的「去識別化」讓資訊無法完整揭露,並且預售屋交屋竟然等到結案後才登錄,錯誤資訊誤導政府施政且傷害民眾權益,產生諸如紅單、廣告不實、交易糾紛和違規使用等各種亂象。

許多國家的實價登錄,都做到某一特定門牌前一手的交易時間和金額,甚至有些能查到10年內的資訊,花敬群說,「誰賺多少、誰賠多少,都可以知道。」但是台灣在房地合一稅通過之後,許多賣方謊報成交價、墊高成本,以防被課重稅。

2014(民國103)年初的地政士法覆議案到現在仍懸而未決,「實價登錄的義務人應該是買賣雙方,現在的制度卻歸責地政士。」花敬群表示,政府應肩負查核責任,發展查核技術,且賦予行政單位查核權力,而不是找一些容易掌控的替罪羔羊。◇

責任編輯:尚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