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聞

俄研發機器蟑螂 可解救受困災民

【大紀元2015年10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于真編譯報導)俄羅斯康德大學(Immanuel Kant Baltic Federal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最近研發了一種仿生機器蟑螂,這種外觀和行為與蟑螂相似的小機器人,能在狹窄的空間穿梭自如,將來可運用於災區廢墟中搜索受困災民。

據《科技探索》(TechXplore)網站報導,康德大學研發的仿生機器蟑螂長約10公分,每秒可移動30公分,配備光學感測器和非接觸式測頭,因此它可以自由移動,卻不會撞到東西。此外,這種小型機器人可用手機內的應用程式來控制,目前機器蟑螂只能自主性活動20分鐘。

機器蟑螂長約10公分(視頻截圖)


研究團隊共花費七個月的時間來研製仿生蟑螂,前兩個月主要觀察蟑螂的特徵與習性,記錄它們穿過草一樣的垂直束狀障礙物時的活動過程,接著再進行機器蟑螂的設計與製造。

機器蟑螂有許多用途,包括災難廢墟中搜索受困災民和執行偵察任務。

俄羅斯軍方表示對該項技術非常感興趣,研究人員也準備將蟑螂機器人模型送到軍方進行試驗。目前蟑螂機器人還沒有配備照相機,但是它能夠攜帶10克重的物體,這一重量足夠配備一個小型照相機。



自然界的生物都具有複雜的系統,得以克服困境生存,科學家透過對生物的觀察,來製造有用的機器。今年上半年,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一個研究小組,也由蟑螂的行為引發靈感,創造一種能通過雜亂環境的機器人。

責任編輯:李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