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資產配置荒」迅速蔓延

人氣 767

【大紀元2015年11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為了刺激不斷下滑的經濟,中共央行不斷向市場投放流動性,但從股災爆發以後,再加上實體經濟萎靡不振,大量資金無處可投,造成大陸「資產配置荒」,多數金融機構表示,資產荒目前沒辦法解決,有可能將持續半年以上。「資產荒」或「資產配置荒」即大規模的資金難以找到合適的資產進行配置。

大陸今年6月份發生股災後,大量資金從股市出逃,出逃的資金突然發現無處可去,紛紛湧向信託產品、銀行理財、公司債以及互聯網金融領域。但是,大陸宏觀經濟下行,既沒有好的債權資產,也沒有好的股權資產,房地產也看不到希望,這讓握有資金的機構和個人無所適從。多位投資界人士說:「有錢不知往哪兒投,沒有好的資產配置,市場產品越來越少、收益越來越低。」

據財經網11月16日報導,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份56家信託公司共計成立160款信託產品,其中131款產品公布了成立規模,產品總成立規模為235.67億元人民幣,環比9月下降了55%。同比來看,去年同期成立了581只集合信託產品,募集規模約為631.25億元人民幣,今年10月份產品成立數量和規模分別減少了76.25%和66.06%。

這一現象到了11月仍未能好轉。據普益財富統計,10月31日至11月6日,共16家信託公司成立了34款集合信託產品,環比下降17%;產品成立總規模為57.12億元人民幣,環比下降45%。

資產配置荒給投資者最直觀的感受是,信託公司發行產品越來越少,收益率越來越低。而目前這一現象並沒有結束的痕跡,多位信託公司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從信託集合理財產品來看,收益率較去年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目前維持在8%左右。隨著市場利率化的深入以及寬鬆貨幣政策的持續,收益率下降已成趨勢。中建設信託分析認為,隨著資產荒不斷蔓延,未來可供信託投資的優質項目將越來越少。

另據華爾街見聞表示,目前大陸出現的資產荒本質是資金快速理財化和實體融資需求下降失衡的反應。近幾年民眾理財意識開始轉變,理財規模快速擴張,產生了大量配置資產的需求。因宏觀經濟下行,經濟資產端,實體經濟回報下行,企業融資需求下降。出現供需失衡的資產荒。目前,經濟持續下滑,資產供給不會快速增加的情況下,缺資產的狀態可能會長期持續下去。如果資產端沒有好的應對措施,資產荒會是長期現象。

一位信託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經濟形勢不明朗的背景下,信託公司風控趨嚴,有意縮減了產品規模。他說:「信託產品收益已經不能和上半年相比,『資產荒』蔓延迅速,多數信託公司和我們一樣,應該暫時還沒有具體的應對舉措。」

對於此次資產配置荒會持續多久,多數受訪機構表示,只有實體經濟企穩,資產荒才能緩解,而這一週期或將持續半年以上。

大陸財經傳媒人、高級編輯劉曉博曾經建議當前想要投資的人們,現在投資房地產、股市、美債、P2P、黃金對個人投資者來講都不太適合。他建議投資者:降低對回報的期望,只要接近於跑贏「真實通脹」就好,保持較好流動性,等待機會。這時候,安全和耐心是最重要的。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阿里巴巴驚人銷售未打動投資者 股價下跌
看好Gogoro 台國發基金投資3000萬美元
港股下跌 投資人出脫持股
經濟增長滯緩 全球債市陷入悲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