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方法

讀《顏氏家訓》感(二)

續前文

讀《教子篇》,對照中國當今社會的種種現象,深感先人們早已對我們會出現的問題給出預警,並且教給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道理了。

文中道,「上智不教而成,下智雖教而無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上智的人不用教育就能成才,下愚的人即使教育再多也不起作用,只有絕大多數普通人要教育,那麼如果不經過教育,是不會懂得道理的。

「古者,聖王有胎教之法: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邪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之。書之玉版,藏諸金匱。生子咳提,師保固明孝仁禮義,導習之矣。」

在1500多年以前的時代,古聖王就有胎教的方法,而且在家訓中就傳給後代了。那就是懷孕三個月之後的媽媽要專門住在一個清靜的寓所裡,沒有雜亂的信息打擾,「目不邪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之。」 放到現在來看,就是不要再去看那些充斥恐怖、暴力、色情等所有負面的影視、娛樂節目,所聽、所看、所嚐都應該以禮來節制。禮,古人解釋為凡事之所依,用來祈福的事物。

那麼這些古聖人所傳的做人的事理、依據,必然會給人帶來福報,把它們刻寫在玉石上,放在金匣子裡,我想也是寓意母親如同金匣子一般珍貴,希望孩子如同刻有聖賢之禮的玉石那樣做個飽讀詩書、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吧。等到孩子出生後,老師等照顧他的人就要講解孝、仁、禮、義,來引導他們學習了。

「凡庶縱不能爾,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比及數歲,可省笞罰。」我們平常百姓縱然難以做到(如同皇家那樣的教育),到了孩子能夠識人臉色、辨別喜怒的時候,就應該加以教誨,甚麼可做、甚麼不可做。這樣再長大幾歲,就不用鞭笞打罰了。

「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誡翻獎,應訶反笑,至有識知,謂法當爾。驕慢已習,方複制之,捶撻至死而無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於成長,終為敗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是也。俗諺曰:『教婦初來,教兒嬰孩。』誠哉斯語!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惡;但重於訶怒。傷其顏色,不忍楚撻慘其肌膚耳。當以疾病為諭,安得不用湯藥針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訓者,可願苛虐於骨肉乎?誠不得已也。」

這一段話讀來,不得不感佩作者。一旦父母從小寵溺壞了孩子,長大後又想靠責罰來糾正孩子的錯誤,反而令孩子心生怨恨,最後終於品質敗壞,作者把這個過程寫得如此生動準確:「我見到世上那種對孩子不講教育而只有慈愛的,常常不以為然。要吃甚麼,要幹甚麼,任意放縱孩子,不加管制,該訓誡時反而誇獎,該訓斥責罵時反而歡笑,到孩子懂事時,就認為這些道理本來就是這樣。到驕傲怠慢已經成為習慣時,才開始去加以制止,縱使鞭打得再狠毒也樹立不起威嚴,憤怒得再厲害也只會增加怨恨,直到長大成人,最終成為品德敗壞的人。」

看來這也是千百年來的父母們的通病。文中說,普通人不能教育好子女,也並非想要使子女陷入罪惡的境地,只是不願意使他因受責罵訓斥而神色沮喪,不忍心使他因挨打而肌膚痛苦。這該用生病來作比喻,難道能不用湯藥、針艾來救治就能好嗎?還該想一想那些經常認真督促訓誡子女的人,難道願意對親骨肉刻薄凌虐嗎?實在是不得已啊!所以作者提出為人父母者,要有威嚴和慈愛,子女才能有畏懼謹慎心,孝敬父母。孔子說,在少年時就養成的好習慣就像天性一樣自然而然了。又像俗話所說的,教媳婦做事要在她剛嫁過來的時候,教育孩子要從嬰孩的時候就開始。我們的祖先早就提出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了!

「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簡則慈孝不接,狎則怠慢生焉。人之愛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 此弊多矣。賢俊者自可賞愛,頑魯者亦當矜憐。有偏寵者,雖欲以厚之,更所以禍之。齊朝有一士大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吾時俯而不答。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自致卿相,亦不願汝曹為之。」

父子之間要嚴肅,不可以過於親暱而不莊重;骨肉之間要有愛,但不可以禮節有簡慢。簡慢了就慈孝都做不好,太過親暱了怠慢就會產生。人們愛孩子,很少能做到平等對待,從古到今,這種弊病一直都很多。其實聰明俊秀的固然引人喜愛,頑皮愚笨的也應該加以憐憫。那種有偏愛的家長,雖然是想對他好,卻反而會給他招禍殃。

對照現在中國的情況,特別是獨生子女家庭,從老輩到父母都把孩子視若珍寶,比作者描述的寵溺孩子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出現了許多依賴父母的啃老族,甚至叛逆父母、社會,最後出現弒殺父母、老師、同學的極端事例。這真的是要我們每個做父母的中國人和將要做父母的中國人好好學習的傳統的但是又非常具有遠見卓識的教育之道。

《教子篇》最後還講了一個作者身邊發生的事情,恰好批判了我們現在很流行的教育理念:北齊有個士大夫,曾對我說:「我有個兒子,已有十七歲,很會寫奏札,教他講鮮卑語、彈奏琵琶,差不多都學會了,憑這些來服侍三公九卿,一定會被寵愛的,這也是緊要的事情。」我當時低頭沒有回答。奇怪啊,這個人用這樣的方式來教育兒子!如果用這種辦法當梯子,做到卿相,我也不願讓你們去幹的。

看現在的孩子,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讓孩子學外語、學鋼琴或者其它樂器、繪畫等技藝,希望以後能夠作為一種特長,幫他在社會上立足,而且就像故事中的父親那樣很自豪地對別人宣講。然而作為一位把自己的子孫培養成名士幾代為官的顏推之恰恰在自己的家訓中反對這種教育方法。其實就是為了名利而捨本逐末地去強調教孩子技藝,很多家長只重視反映課本知識的成績,也就是謀取名利的技能,而對於從小就要教導的孝仁禮義的為人之道,以及生活中體現這些道理的好習慣卻忽視甚至完全忘卻。

幾代的中國人都已經嚴重缺失了寶貴的中華傳統教育,現在的中國社會才會變成一個迷失於物慾、為逐名利而不顧道義的社會群體,為官的貪贓枉法,為工經商的製造販賣偽劣商品不惜傷人害命,為師的只為追求分數而灌輸技藝,卻不授為人之道,為醫的也以賣貴藥為先,救人為次⋯⋯真是到了一個岌岌可危的境地!《教子篇》不光是教導顏氏子孫的篇章,更是教導和歸正當今所有中華子孫的篇章,學習它不僅僅是為了傳承後代,更重要的是在救我們自己!@#

責任編輯:李婧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