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銀行投資性不動產增值 擬放寬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4月2日報導】(中央社台北2日電)銀行向金管會爭取,投資性不動產後續衡量可以如保險業一樣,採取「市價法」入帳,預估有17家銀行有投資性不動產,淨值共增加新台幣500億元。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今天與12家銀行共同討論投資性不動產後續衡量採公允價值規範,主要是銀行想向金管會爭取,帳列投資性不動產採取公允價值入帳,除了現行的收益法、土地開發分析法(未開發的土地)外,還可以採取市價法。

金管會官員表示,由於銀行的投資性不動產如果要以公允價值入帳,所採的評估方式僅限收益法、土地開發法,但由於折現率不佳(現為2.125%)的關係,所以有17家銀行有帳列投資性不動產,僅只有2家採取公允價值入帳。

經金管會統計,目前共有17家銀行有投資性不動產,目前帳列金額約600多億元,若開放可以採取市價法入帳,17家銀行不動產增值利益將使淨值增加約500多億元。

官員說,不動產增值利益來說,僅45%能計入第2類資本,不能計入第1類資本,且在計算資本適足率(BIS)時,自有資金分子雖然增加,但分母風險性資產也會增加,對於BIS不見得有幫助,因此銀行要自行評估,是否要採取公允價值入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