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罕見兩週內三次離京

人氣 6

【大紀元2015年04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古清兒綜合報導)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中共總理李克強在兩週時間內三次離開中南海,先後到東北、兩家大型銀行及福建自貿區進行調研。有大陸微信公眾號稱,李克強在兩週時間內三次離開北京調研,這樣的調研頻次在其上任後比較罕見。

李克強東北「督戰」江派

大陸媒體報導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9日至10日於吉林長春調研,現場「督陣」東北經濟。

報導稱,4月10日的東北三省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李克強語氣沉重地說:「你們的各項數據的確讓我感到『揪心』啊!」

鳳凰財經發表報導稱,李克強為甚麼要去東北?原因很簡單,東北經濟告急!東北三省的經濟數據在全國墊底。今年一季度,東北三省的多項經濟指標繼續走低,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增大。一些媒體報導稱其為「斷崖式」下跌。

官方報導還說,李克強結語說:「今年年底,我們要回過頭『算總賬』,東北三省必須確保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順利完成。」

東北三省是重工業基地,也是江澤民集團的重要窩點之一。黑龍江省委書記王憲魁是已落馬的江派高官、中共政協副主席蘇榮的心腹。遼寧是江派勢力長期把控的地方,江派核心人物李長春、周永康、薄熙來等都先後盤踞遼寧。吉林是江派常委張德江的吉林幫的老巢,也是江澤民發跡地一汽集團所在地。

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公號「俠客島」的文章對李克強赴東北「督戰」進行解讀。文章稱,今年的兩會過後,李克強首次離京考察,便將目的地選在了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吉林長春。李克強主持召開的東北三省經濟工作座談會,參會的包括了央行行長、發改委主任、財政部長、統計局局長等經濟部門的大佬們,陣容之豪華堪比出訪。

文章分析了東北經濟不振的表象,李克強去東北釋放了甚麼信號等。文章稱,東北人口外流情況嚴重以及國有企業自身長期存在的機構臃腫、效率不高、激勵機制不健全、單位管的過多過細等等問題,導致勞動生產率難以提高等。這些問題已形成惡性循環,拖拉東北經濟等。

港媒曾引用北京一位資深體制外經濟學家說:「若說振興東北計劃一開始就是騙,那確實刻薄。但最後的事實是『振興』利益絕大多數被特殊利益集團所瓜分。」

李克強緊逼銀行動作

4月17日,李克強前往中共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考察。並主持召開了一個超過20家主要金融機構負責人參加的座談會。而在3天前的4月14日,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

微信公眾號「政知局」的文章稱,李克強要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以及明確開發性金融在穩增長調結構中的作用,李克強強調的是中國經濟正進入「銜接期」,金融和實體經濟要相互依托、相輔相成的。

獨立時評人「老徐時評」的評論文章稱,李克強在逼著銀行改革!如果銀行繼續抱殘守缺,不願放棄原有的既得利益。到時候,李克強可能就不說話了,該輪到王岐山說話了。

李克強近期第三度離京

4月22日,李克強前往福建自貿區廈門片區考察。李克強稱,自貿區不是政策窪地而是改革高地。他說:「昨天你們掛牌,今天我來為你們助力!」此前,李克強並沒有出席上海自貿區的掛牌。

4月22日,中共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中共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上稱,上海自貿區離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自貿區「改革」舉措推進的協同性不夠;事中、事後監管體系仍需探索。此言論被外界認為是汪洋對上海自貿區的批評和施壓意味。

目前中共經濟面臨嚴重的下行趨勢,中共今年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速為7%,比去年7.4%的增長速有不小的回落。李克強曾承認,中共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和多重風險。

中共的「政令不出中南海」由來已久,在胡、溫執政時期尤為嚴重。習、李上台後,江、習鬥全面升級。當局在政界、國企、軍隊內全面展開了反腐「打虎」運動,江派人馬也極力阻擊習、李政策,博弈持續。

最近,李克強就「政令不出中南海」問題連續發聲。4月15日,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稱,經國務院通過的政策卻遭遇處長們「把關」,「遲遲落不了地」,需加快簡政放權的進程。21日,李克強要求:國務院常務會通過的文件,如無特別重大修改意見或其他特殊原因,7天之內必須下發。

4月24日,「政知局」發表文章《「互聯網」的風口在刮甚麼樣的「強」風?》文章稱,李克強在兩週時間內三次離開中南海調研,這樣的調研頻次在其上任後比較罕見。

責任編輯:林銳

相關新聞
兩會結束 中共總理承認經濟面臨多重風險
李克強或遭遇兩個「未準備的」問題
李克強閱讀文件 內容使其呆了5分鐘
大陸經濟專家公開轟過去GDP變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