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政治

王岐山內部講話1個多小時 延遲三周出現

【大紀元2015年05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石鈞實報導)4月23日下午,中共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在中南海會見了政治哲學家弗朗西斯•福山和比較經濟學家青木昌彥以及中信證券董事總經理,成長於北京的日本人、中信證券董事總經理德地立人等三名日本裔的政治經濟學者。

官方媒體沒有報導此次會見,僅有德地立人撰寫的回憶文章在網上流傳。

王岐山的談話話題主題包含多個方面。從網絡上現有的信息來看,內容包括:美國、英國的政治和歷史;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中美制度的差異;法制和法治等。

據法廣的報導,從中國歷史到美國憲政,再到中共當今的經濟政策,如「國有資產劃轉社保」、「國企改革」等的提問,王岐山含含糊糊地說「可以提」,沒直接回應。

據德地立人的回憶,王岐山首先談了自己對歷史研究的心得,聲稱「搞研究首先要有微觀基礎,有微觀才能昇華到宏觀層面,有了大量的微觀研究功底才能真正搞宏觀。」

對中國問題,他強調所謂與西方有共同的DNA,王岐山對福山說,「你講國家、法治、問責三要素在中國的歷史裡都有DNA,說明中國文化裡有這個DNA。」

他說,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實際上外在形式是很難的(很大的),但在核心的本質問題其實是很一致。80年代,吃飯時美國人AA制,中國人很不習慣,其實本質上沒有區別,「沒有白吃的飯」,想克服形式上的東西很難。

德地回憶說,「會議持續了一個半小時、他談了九成以上,是個難解的會談」,福山評論說:「像玄學討論」。王岐山則說:「不成系統地講了這些話,也算作信號。」

有報導提及,參加會見的還有,外專局長張建國以及20多位中紀委和外專局有關人員。

「新觀察」稱王岐山雖是要求「福山先生、青木先生、德地先生也給我們上上課吧」,可實際上卻更像是王岐山在給他們上課,因為文中所呈現的老王講話比重要遠超他們。@不沉默的大多數則表示,「一個半小時,王講了九成時間,顯然不是去聽取意見建議,而是表達觀點,代為傳遞的。」

@石扉客2014感歎道:「在我的朋友圈裡至少看到八種解讀,大多各取所需。」

王岐山的講話出現於,習近平和王岐山與江澤民集團對決的時期。近期,各種跡象都顯示兩大陣營在激烈搏擊,如傳周永康案開庭被延遲;胡、溫露面,尤其溫家寶近期多次露面被指挺習等等。

責任編輯:李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