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敏:從河南「乾屍男童」說起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5月29日訊】時隔一個月,河南信陽市救助站9歲(註)男童的屍檢報告終於5月28日出爐。當這條消息夾雜在當天其他新聞熱點之間,如全國(2014)年平均工資水準4.9萬元、官員家藏現金2.3億元、官員北京培訓期間嫖娼等等,是那麼醒目卻刺眼,竟讓人一時不知如何為這死於「重度營養不良」的男童發出怎樣的嘆息。

此前報導,去年10月在河南信陽走失的男童,當家屬於今年4月底在信陽救助站再見他時已是一具「乾屍」,遺體骨瘦如材,只剩皮包骨頭,而且身上多處傷痕,父母認為他生前遭受虐待。事件被曝光後,河南信陽當局展開調查。

5月28日,河南信陽警方向家屬出具鑒定報告,屍檢結論顯示,男童死亡原因系重度營養不良伴有褥瘡形成及結核病,最終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排除藥物中毒與被打致死。

然而根據以往諸多類似案例,「重度營養不良」代表的是被「活活餓死」,也就是當初不被送到救助站,說不定這男童還能好好的活著。

據報導,男童走失後,先被警察送往救助站,救助站又將其安置到新天倫養老院和康馨社會養老服務中心,為甚麼孩子要送到老人院?為甚麼警方不積極為他尋親送他回家?

據父母表示,在男童走失48小時後就報警,此外,雖然男童智力有障礙,無法進行正常交流,但只要耐心溝通是可以說出家住哪裡。警察可以在虛擬空間的網絡查獲發帖的人加以跨省逮捕,卻不能在省內把走失的孩子送回家,為甚麼?

除了死因,男童走失的背後,有太多疑問。而且一如既往,這類沒有「宣傳價值」的新聞,如果不是網民先行曝光,媒體跟進報導,官方不會展開調查。更不會在被海外媒體關注報導後,才不得不把拖了一個月的屍檢報告拿出來。

假設網曝男童在被收容期間,每餐只有半碗粥的事情屬實,那所謂的「重度營養不良」其實就是活活餓死。這當中有太多官方單位的瀆職,事情發生出了人命,官方報告或新聞就玩弄文字與數字遊戲。

例如近日河南另一個上了頭條新聞,5月25日魯山養老院火災,新聞報導說「共搶救出44人,其中38人遇難、4人輕傷、2人重傷」。如果根據當地居民稱整個養老院入住有100多位老人的說法屬實,那麼「沒被搶救出」的老人至少56人,也就是說正確的死亡人數至少應為94人。

養老院成火葬場,救助站成奪命場,全國不是河南一地,悲劇也不是今天才有。記得貴州畢節5名流浪兒凍死垃圾箱,記得上海跨年夜的致命踩踏,政府官員只會信誓旦旦下不為例,從來不為民眾的死傷負過法律責任。

人命,不是蜉蝣或螻蟻,每當有人命被草菅,總會勾起網民「寧做美國狗,不做中國人」之痛。中國人對美國等西方國家尊重人與生命的態度有多羨慕?

今年初,國內網站據英國《鏡報》2月7日報導,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的5歲男童盧克•呂爾曼(Luke Ruehlman),從2歲開始就不時向父母講述自己的前世與輪迴過程。這則被網友推為第一的新聞跟帖,不是對有無輪迴的辯論,而是讓人備覺心酸的:「這哥們命真好,兩次都投胎在了美國」。

長久以來,中國人特別嚮往自由國家的人權,其實中國不是沒有人權觀念,甚至觀念比西方更早更領先,如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中共建政後,中國人就處於水深火熱之中。1950年代末期,中共官方報導畝產3萬斤,但世界上最慘重的大饑荒卻發生在1959到1961年的中國,約有4千萬人餓死。到了今天,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仍不時有老人、小孩被餓死的事情發生。這告訴人們,中共繼續執政中國就走不出舊社會,要想新中國,就不能讓中共的惡政再繼續下去。

(註):部份媒體報導稱男童13歲,但男童父親在接受採訪時說其兒子9歲。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河南男童救助站餓死 家人見時已成乾屍
疑遭救助站毒打餓死 豫男童變乾屍
章閣:美國一位CEO的生命禮物
吳洪森:活出尊嚴活出驕傲活出生命的意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