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大陸版《開羅宣言》海報突出毛澤東惹爭議

【大紀元2015年08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綜合報導)中國大陸電影《開羅宣言》海報突出毛澤東,中華民國國史館館長呂芳上15日表示,對日抗戰時中共只是服從國民政府領導,但若說毛澤東去參加開羅會議是非常荒謬的事。

《開羅宣言》影片被網民抨擊篡改歷史

中共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二戰大片《開羅宣言》,日前發表了該片的最新海報,毛澤東也以主要人物出現,並標榜「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引起網民質疑和熱議,質疑《開羅宣言》影片篡改歷史。劇中為何沒有當時的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關毛澤東啥事?

八一廠的《開羅宣言》海報推出後引起許多中國網友的熱議。(BBC中文網)

呂芳上今天出席「從戰爭到和平: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七十週年紀念特展」及「破曉時分-抗戰勝利與受降」紀錄片發表會 ,他表示,中共向來沒有放棄,一直堅持他們是抗戰的中流砥柱,但只要看任何文件或資料都說明,中共那時最多是服從國民政府的領導,談不上主要的力量。

蔣中正與毛澤東在重慶談判時的合影。(網路圖片)

呂芳上強調,《開羅宣言》若說毛澤東參加開羅會議,這是任何人都覺得很荒謬的事情,在一個公開民主社會,只要看史實文物,這些謊言都會被戳破,「沒有必要對膚淺的表演太過重視」。

他表示,中華民國是自由開放社會,中國大陸學者只要到臺灣來看過,都會相信史實文件所說,而不是相信那類的政治宣傳,希望政治語言少一點,學術語言多一點。

大陸抗戰老兵批中共抗日劇都是亂編

大陸《華西都市報》報導,隨著抗戰勝利70週年紀念日逼近,抗戰電視劇在螢幕上不斷上演。但一些抗日劇中的主角全被「神格化」,不但能手撕日軍,還能用手榴彈炸掉天空的飛機,甚至單挑日軍一個聯隊。

99歲的抗戰老兵馬定新看著電視嘆了口氣:「抗戰哪有這麼容易,幾個人就輕易幹掉一個聯隊?如果這樣我們還要打8年嗎?」馬定新說,日軍自殺式的衝鋒,「就像不要命了,一直往前衝,這一點,不得不讓人佩服」。老兵何允中認為,日軍自小就接受軍事訓練,並崇尚武士道精神,「能對自己狠,對對手就更狠」。

看到中共抗日劇裡,中國軍人拿著刀,耍起功夫華麗地砍殺鬼子,曾在戰場上與日軍直接廝殺的老兵不禁搖頭:「都是亂編的」,要是真的碰到日軍,「這樣的刀法不知道會死多少次!」

蔣介石領導對日抗戰 「開羅宣言」史實

民國26年(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發生,中日戰爭開始。(臺灣中正紀念堂)

1937年7月7日發生的蘆溝橋事變,是日本侵華全面開始的起點,當時歐美各國在現實利益考量下,採取隔岸觀火的態度,當時中華民國的武器裝備極度落後日本,但全民團結在蔣委員長中正領導之下,以抗戰到底的決心,慘重的犧牲,阻擋了日軍的攻勢,粉碎「三月亡華」的美夢。

1942年1月1日,中、英、美、蘇等26國在華盛頓簽訂反侵略宣言,結為同盟國。蔣介石領導中國軍民獨立抗戰的卓越表現,獲得同盟國認同,推舉其任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中國躋身四強之一。

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新約分別在華盛頓及重慶簽字,中國受不平等條約束縛與恥辱達百年之久,至此終得湔雪。不平等條約廢除後,蔣介石發表《中國之命運》一書,詳述不平等條約由來及其對民族發展之嚴重影響,復警醒國人,隨著國家獨立自由地位的獲得,國民的義務感與責任心更應加強;書中並對建國事業作了具體規劃。

1943年11月22至26日,蔣介石以國民政府主席身分,與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於埃及首都開羅共商合力擊潰日本大計。12月3日中央日報登出會議公報全文(通稱「開羅宣言」),指出對日作戰宗旨之一是「在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並於「相當時期使朝鮮自由獨立」。

蔣公在大陸時,聲望兩次達到中華民國歷史巔峰,一次是在1936年12月25日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南京全城陷入一片瘋狂,所有的鞭炮都放光了,南京包括平時規規矩矩的學生,都跑上街上歡呼跳舞,簡直是瘋狂。第二次是在1945年8月15日抗戰勝利日本投降時,當時重慶也是陷入瘋狂。圖為重慶民眾歡迎蔣委員長。(網路圖片)

1945年8月14日,蔣介石發表抗戰勝利廣播,正告全國軍民及世界人士,宣示為了戰後世界和平,對日本「不念舊惡,與人為善」,將日本軍民安全遣返回國,日本新聞媒體將此解讀為「以德報怨」,貼切形容蔣對日寬大之理念。

戰前中國參與國際事務機會有限,意見不受重視;抗戰勝利後,中國成為聯合國創始會談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世界和平與安全肩負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是抗戰期間,蔣介石領導國家在外交上締造的輝煌成就。

責任編輯:李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