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智庫:「中國大事」少了哪3樣東西?

人氣 4897

【大紀元2015年08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編譯報導)近期,中國大陸上演了多起「中國大事」,包括股市暴跌、人民幣貶值與天津爆炸事件等,但人們迄今仍無法一窺全貌或得知其成因。對此,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資深研究員伊科諾米(Elizabeth C. Economy)撰文稱,這是因為這些事件缺少了透明度等3個因素。

伊科諾米於8月25日發表《中國故事少了哪些東西?》(What’s Missing in the China Story?)一文說,上述這種事件發生在任何國家都會引起國際關注,但是在中國,由於缺少了以下3個能起緩和作用的因素,圍繞此類事件的噪音因而增強:

1.透明度——中共政權缺乏透明度,使人們更難得知發生了什麼事。以人民幣貶值為例,其內幕到底是什麼?是中共欲藉此增進日益衰退的出口額,還是使其貨幣更能反應市場機制,或是企圖說服國際貨幣基金會(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將人民幣納入其一籃子貨幣中?

2.事件的來龍去脈——儘管天津港危險品倉庫爆炸所導致的傷亡慘重,但沒有人會對這起事件本身或其政治餘波感到驚訝。因為涉及這起事件的中國人行為模式,包括:使危險物品得以放在住宅區附近倉庫的貪腐制度、對倉庫內的存放物品一無所知、中共當局在網上封鎖訊息與評論的作法等,總是經常地重複出現。

3.眼光——圍繞中國的戲劇性也因為外界觀察人士喪失一些洞察力而增強。媒體與分析人士往往因為大膽的陳述和預測而獲得獎賞。但伊科諾米說,2014年年底與2015年年初是中國股市大漲的時候,當她回頭檢視這段期間有關中國股市的評論時,她發現大多數人都看好中國股市,只有極少數人提及一些潛在的弱點與風險。

伊科諾米最後表示,戲劇性的事件總是會引發猜測與評論,但人們應該關注真正專家的觀點,才能真正了解整個事件。此外,人們在發表評論時也應該謙卑。就中國議題而言,承認我們不知道什麼事情的能力,至少像分享我們知道什麼事情般可貴,當然也比武斷地陳述自以為是的言論更有價值。#

責任編輯:林琮文

相關新聞
股市大跌  銀行詐騙 天津市民抗議
中共七常委的反常夏天
天津爆炸死傷慘重 臺大教授:控制訊息更可怕
天津爆炸當量相當於核武器 慘況披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